[实用新型]一种防脱管防逆流的胸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8146.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应娇茜;宋肖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脱管防 逆流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脱管防逆流的胸腔引流管,其包括引流管和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内设置单向阀;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允许引流管穿过的引流管通道以及用于将固定结构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翼,固定结构与引流管组合连接,固定翼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通过在引流管内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回流至患者体内,固定结构先和引流管组合连接,然后通过固定翼将固定结构固定在患者身上,从而将引流管固定,避免引流管脱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防脱管防逆流的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症为:①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②经胸腔穿刺术治疗,患者下肺无法复张者;③需使用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④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⑤开胸手术后;⑥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方法为:根据临床诊断确定安置引流管的位置,气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血胸引流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脓胸引流常选在脓液积聚的最低位。消毒后在局部胸壁全层作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层,经肋骨上缘置入带侧孔的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侧孔应深入胸腔内2~3cm。引流管外接闭式引流装置,保证胸腔内气、液体能通畅引流出胸腔,而外界空气、液体不会吸入胸腔。术后经常挤压引流管以保持管腔通畅密切观察气体和液体引流情况,记录每小时或24小时引流量。引流后肺膨胀良好,已无气体和液体排出,可在病人深吸气屏气时拔除引流管,并封闭伤口。
目前临床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通常仅在穿刺口缝针,此种方式固定引流管并不牢固,且现有的引流管上没有用于加强固定引流管的结构,易发生引流管脱出的情况,不仅影响引流效果增加患者二次置入引流管的痛苦,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除此之外,在患者下床活动、更换体位和搬运患者时,,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存在倒流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加重患者体内感染,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临床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通常仅在穿刺口缝针,此种方式固定引流管并不牢固,且现有的引流管上没有用于加强固定引流管的结构,易发生引流管脱出的情况,不仅影响引流效果增加患者二次置入引流管的痛苦,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除此之外,在患者下床活动、更换体位和搬运患者时,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存在倒流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加重患者体内感染,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脱管防逆流的胸腔引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临床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通常仅在穿刺口缝针,此种方式固定引流管并不牢固,且现有的引流管上没有用于加强固定引流管的结构,易发生引流管脱出的情况,不仅影响引流效果增加患者二次置入引流管的痛苦,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除此之外,在患者下床活动、更换体位和搬运患者时,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存在倒流入患者体内的风险,加重患者体内感染,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管防逆流的胸腔引流管。
一种防脱管防逆流的胸腔引流管,其包括引流管和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内设置单向阀;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允许引流管穿过的引流管通道以及用于将固定结构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翼,固定结构与引流管组合连接,固定翼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通过在引流管内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回流至患者体内,固定结构先和引流管组合连接,然后通过固定翼将固定结构固定在患者身上,从而将引流管固定,避免引流管脱出。
进一步,所述单向阀设置在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的一端;此种设置从引流管起始端开始避免气体或液体回流至患者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未经中日友好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8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剧毒介质死瓶无泄漏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螨抗菌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