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及热解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8428.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8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污泥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及热解一体化装置,包括存渣腔,下方加热装置,下方加热管,固定底座,蒸发腔,上方加热装置,上方加热管,密封垫,导热块,封盖,抽气口和抽气管,其中:下方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存渣腔的外侧,且下方加热管通过螺栓安装在存渣腔的内侧,该固定底座镶嵌在下方加热装置的外侧;所述蒸发腔镶嵌在存渣腔的上方,且上方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蒸发腔的外侧,该上方加热管通过螺栓安装在蒸发腔的内侧;所述密封垫粘结在蒸发腔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存渣腔,下方加热装置,蒸发腔,上方加热装置,封盖和抽气管的设置,加工效率块,密封性好,没有异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干化热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及热解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干化又称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等自蒸发设施。污泥浓缩后,用物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污泥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脱水有自然蒸发法和机械脱水法两种。
习惯上称机械脱水法为污泥脱水,称自然蒸发法为污泥干化。方法虽异,但都是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措施,但是现有的污泥干化热解装置依然存在着加工效率慢,密封不严异味大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及热解一体化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及热解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污泥干化热解装置依然存在着加工效率慢,密封不严异味大的问题。一种印染污泥干化及热解一体化装置,包括存渣腔,下方加热装置,下方加热管,固定底座,蒸发腔,上方加热装置,上方加热管,密封垫,导热块,封盖,抽气口和抽气管,其中:下方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存渣腔的外侧,且下方加热管通过螺栓安装在存渣腔的内侧,该固定底座镶嵌在下方加热装置的外侧;所述蒸发腔镶嵌在存渣腔的上方,且上方加热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蒸发腔的外侧,该上方加热管通过螺栓安装在蒸发腔的内侧;所述密封垫粘结在蒸发腔的下端,且导热块连接在下方加热装置和下方加热管与上方加热装置和上方加热管之间,该封盖镶嵌在蒸发腔的上方;所述封盖的下方粘结有密封垫,且抽气口镶嵌在封盖的内部,该抽气管通过螺栓安装在抽气口的上方。
所述存渣腔和蒸发腔采用钢制金属管,且存渣腔和蒸发腔的上方均设置有Y型卡合口,该渣腔和蒸发腔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较深的空间。
所述下方加热装置和上方加热装置采用高频加热器,且通过导热块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铜制的下方加热管和上方加热管。
所述封盖采用与蒸发腔开口一致的钢质金属盖,且封盖与下方蒸发腔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
所述抽气管采用钢制金属管,且抽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台负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存渣腔和蒸发腔的设置,有利于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依次来盛放更多的污泥,单次污泥干化热解的数量更多,加工效率更多。
2.本实用新型下方加热装置和上方加热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产生较高的热量,将污泥里的水分快速蒸发,更加快速的得到干化热解的污泥渣。
3.本实用新型抽气管的设置,有利于将内部的空气向外抽出,使本实用新型内部形成低气压区,使内部污泥的沸腾点降低,依次来达到内部水分的快速蒸发,且可将蒸发产生的水汽向外抽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8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