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9126.3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00 | 分类号: | E06C7/00;E06C7/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楼宇 消防 逃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涉及消防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转动轴的下方。该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通过电动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三角带、转动轴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从而使箱体在传动履带上循环转动,达到了快速接送逃生人员的目的,通过设置多个箱体,从而使逃生梯可以一次性接收多个楼层的逃生人员,达到了快速转移楼内人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楼消防救生设备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绳式缓降救生器,它是一种单人救生设备,一次只能对一人施救,无法多人同时使用,效率太低、使用繁琐、准备时间长,只能低层自救,且无法向高楼运送消防人员和器材,第二种是消防云梯车,它造价非常高,动则数百万元,且大多无法到达15层以上的高楼,也只能一个一个地实施救援,效率比较低,还必须等到专业的消防人员到场才能实施,被困人员无法自救,第三种是消防楼梯,它虽然不受楼高限制,但效率非常低。
当楼层内发生火灾时容易因消防门没有关好或堵塞等情况而无法发挥作用;居住楼层较高且体力不好的人难以及时到达地面;消防人员在背负器材或伤员时来回实施救援时只能步行,体力消耗非常大,施救效率也很低,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转动轴的下方,所述转动杆的左端贯穿支撑杆,所述转动轴和转动杆均固定安装有齿轮辊,两个所述齿轮辊上活动安装有传动履带,所述传动履带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柱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U形。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三角带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在传动履带的表面呈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箱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通过电动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三角带、转动轴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从而使箱体在传动履带上循环转动,达到了快速接送逃生人员的目的。
(2)、该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通过设置多个箱体,从而使逃生梯可以一次性接收多个楼层的逃生人员,达到了快速转移楼内人员的目的,通过在底座的底部安装固定板和固定柱,达到了加固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消防逃生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履带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9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焊接暖风机机壳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吹塑机的吹风冷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