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1924.X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牛延平;周卫东;李亮;马可兴;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H05K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地震 监测 数据 采集 传输 装置 | ||
1.野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罩壳(2)和可拆卸的主控制板(7),所述主控制板(7)位于罩壳(2)内,所述罩壳(2)上安装有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通过导热机构与主控制板(7)的芯片相接触,所述罩壳(2)的一侧外侧壁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板(4),所述罩壳(2)上设有与固定板(4)对应的安装口,所述固定板(4)上安装有多个扩展接头(10)和两个天线接头,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扩展接头(10)和天线接头,所述主控制板(7)通过导线连接有电路板(11),两个所述天线接头和多个扩展接头(10)均安装在电路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导热片(9),所述导热片(9)的底部与芯片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导热片(9)的顶部通过导热管(8)与散热片(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上设有口字型设置的密封圈(6),所述罩壳(2)上设有与密封圈(6)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密封圈(6)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板(4)的外侧壁和安装槽的内侧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四个呈椭圆形设置的固定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接头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19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服装展览用模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血栓压力泵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