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2481.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8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军;宋小飞;赵恒;丁建亮;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9/22;C10B57/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氧热解 环境 固体 循环 可控 热载体 | ||
1.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4),炉体(14)底部设有排渣管(2)、布风装置(3);炉体(14)后墙布置热载体加料设备(17),热载体加料设备(17)下部设有加料控制阀(19)和加料斜管(18),加料斜管(18)与炉体(14)连接;炉体(14)顶部前墙与旋风分离器(13)连接;旋风分离器(13)下部依次连接缓冲仓(11)、下料控制器(10)、固体流量计(9)、反应器(8)、中间料仓(7)、返料设备(5)、返料管(4),返料管(4)与炉体(14)连接,形成固体热载体路的循环通道;
炉体(14)侧墙布置有二次风油气燃烧器(15),一次风燃烧室(1)与底部燃烧器(20)连接,送风设备(16)分别与二次风油气燃烧器(15)和底部燃烧器(20)连接;旋风分离器(13)顶部烟气出口与余热回收设备(12)连接,形成气相通道;
下料控制器(10)安装在缓冲仓(11)的下部;
中间料仓(7)为下部带有锥形结构的腔体,内部敷设耐磨和绝热浇注料,中间料仓(7)上布置固体料位计(6);
返料设备(5)采用螺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4)为矩形截面结构,采用内保温设计,为水冷壁炉膛或绝热浇注料炉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4)床下设置了底部燃烧器(20)和一次风燃烧室(1),在炉体(14)侧墙设置了二次风油气燃烧器(15);送风设备(16)为变频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布风装置(3)包含布风板、风帽及耐磨内衬;风帽为一体铸造成型的钟罩式结构,通过螺纹结构与布风板连接,风帽可拆卸,易于检修更换;排渣管位于布风板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反应器(8)是一种具备输送、混合、加热、高温无氧密封功能的卧式机械流化设备,内壁由耐磨耐火浇注料和轻质保温材料构成,外壁为碳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器(13)下部设有缓冲仓(11);其中,旋风分离器(13)为立式圆筒结构的气固分离器,采用内保温结构,为水冷壁型式或绝热浇注料型式;缓冲仓(11)为锥形结构,内壁敷设绝热和耐磨浇注料,缓冲仓(11)侧壁上分4层布置固体料位计(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返料设备(5)采用星型布料器;返料管(4)与炉体(14)夹角不大于60度,内壁敷设耐磨隔热浇注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氧热解环境的固体循环量可控的固体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加料斜管(18)与炉体(14)夹角不大于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24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污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