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2947.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兰;任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引流 医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负压吸引器,且负压吸引器顶部通过螺丝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引流瓶底部通过螺纹安装封闭底座,所述引流瓶一侧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一侧套装胃导管,所述胃导管一侧外围通过固定绳固定有细铁丝,所述胃导管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硅胶口含块,且硅胶口含块外表面胶合连接有吸水层,所述胃导管上设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位于硅胶口含块和固定绳之间。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结构合理,使用便捷,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胃管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胃肠手术后经常需要使用负压吸引器引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及积气,防止胃肠道扩张,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专利号:201920227694.0公开了一种胃导管负压吸引器,通过使用三通连接管连接胃管与连接管,既方便胃管导丝插入胃管内,又方便将针筒与胃管连接,方便操作,由于有负压装置存在,可使引流瓶内长时间处于负压状态,即使引流瓶的容量较小,也可使用较长时间,减小负压吸引器占用的空间,方便操作。
上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在使用时,由于胃导管通常经过喉咙进入人体内部,会导致人员口腔内分泌的唾液无法处理,加深了人员的不适感,2、由于胃导管本身容易被外界微小的因素影响而导致其发生摆动,而在其发生摆动时,在加大了医护人员操作难度的同时,也间接的降低了胃液引流的效率,并且还会使得胃导管在患者体内发生抖动,导致患者的不适加深,3、在对引流瓶进行清洗时,清洗水会残留在瓶底,影响洁净度,并且,烘干时所需时间也较长,影响医护人员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负压吸引器,且负压吸引器顶部通过螺丝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引流瓶底部通过螺纹安装封闭底座,所述引流瓶一侧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一侧套装胃导管,所述胃导管一侧外围通过固定绳固定有细铁丝,所述胃导管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硅胶口含块,且硅胶口含块外表面胶合连接有吸水层,所述胃导管上设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位于硅胶口含块和固定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一侧顶部胶合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一侧设有悬挂绳。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引器一侧底部设有负压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引流瓶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层为医用棉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硅胶口含块和吸水层,吸水层由医用棉制成,在进行胃液引流时,患者可以将硅胶口含块含在口腔内,此时,吸水层能够将口腔内的唾液吸附,减轻了在进行胃液引流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2.通过设置细铁丝,在使用此装置时,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手动改变细铁丝的布局,此时胃导管的布局也会随之改变,并且细铁丝会对胃导管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进而可以防止在进行胃液引流过程中,胃导管因外界因素发生摆动而加大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且此方式能够提高引流效率,降低人员的不适感。
3.通过设置封闭底座,在进行清洗时,人员可以手动转动封闭底座,从而将其与引流瓶分离,使的引流瓶便于清洗,进而可以防止清洗水残留,并且可以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负压引流瓶的医用胃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2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紧式档案夹
- 下一篇: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台式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