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贵金属管松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2987.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阳;石映奔;陈鹏;陈彧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32 | 分类号: | B21C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贵金属 管松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贵金属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松管后基本不会在贵金属管上留下压痕的贵金属管松管装置。该贵金属管松管装置,包括松管机构,所述松管机构包括支撑架及两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松管轮,所述松管轮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凹弧槽,两个松管轮的环形凹弧槽之间形成有松管孔。由于松管孔是由松管轮外周表面上开设的环形凹弧槽围成的,因此利用该贵金属管松管装置对内部嵌套有拉拔芯轴的贵金属管进行松管过程中,贵金属管与松管轮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减小了松管过程中贵金属管上单位面积所受压力,所以松管后基本不会在贵金属管上留下压痕,有效保证了贵金属管内、外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贵金属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贵金属管松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贵金属制品中,贵金属管是最常用的产品。制作贵金属管的过程如下:先将贵金属板料卷成筒状并焊接管坯,管坯消除焊缝后在1100℃~1250℃的温度下将其退火,退火后使管坯自然冷却或强冷至室温;然后,将冷却后的管坯套在拉拔芯轴的外侧,借助拉拔模具和拉拔机将其拉拔到指定内、外径尺寸。拉拔芯轴用于成形贵金属管的内径,拉拔模具用于成形贵金属管的外径。由于拉拔后的贵金属管与拉拔芯轴紧贴在一起,为了使贵金属管与拉拔芯轴松开,一般使用双辊松管装置辅助松管;即将内部嵌套有拉拔芯轴的贵金属管夹紧于双辊松管装置的两根辊子之间,并多次往复拉动贵金属管使其内外径增大,进而使贵金属管内壁与拉拔芯轴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此时贵金属管与拉拔芯轴已经松开,直接将拉拔芯轴取出即可。但是采用现有的双辊松管装置松管的过程中,由于贵金属管与辊子之间接触为线接触,故松管后易在贵金属管的内、外壁造成辊压痕迹,这对于外径大于Φ6mm的贵金属管基本不会产生不良的质量影响,但对于质量要求更高的,外径在Φ6mm以下的小管径贵金属管来说,就不能保证其内外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管后基本不会在贵金属管上留下压痕的贵金属管松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贵金属管松管装置,包括松管机构,所述松管机构包括支撑架及两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松管轮,所述松管轮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凹弧槽,两个松管轮的环形凹弧槽之间形成有松管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松管轮通过安装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两个松管轮能够随各自的安装组件在支撑架上运动以调节松管孔的横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架为顶端封闭的筒形体,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安装槽孔和两个相对应的让位槽孔;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螺杆轴、轴承和两个销体,两个销体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槽孔中并能够沿各自的安装槽孔滑动,所述螺杆轴穿过两个销体设置,所述螺杆轴的一端设有螺杆头,所述螺杆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支撑架之间及螺杆头与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垫片,所述轴承设置在螺杆轴上并位于两个销体之间,所述松管轮套设在轴承上并从两个让位槽孔中穿出。
进一步的是,所述轴承与销体之间设置有轴承端盖。
进一步的是,所述松管机构还包括带螺杆的调节手柄及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槽孔中的卡销;所述卡销的下端部位与安装槽孔内位置最高的销体配合在一起,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螺杆与支撑架的顶端螺纹连接在一起,且螺杆的下端伸入支撑架内并顶在卡销的上端部位。
进一步的是,所述卡销呈“n”字形,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槽孔中。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松管机构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松管机构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松管机构的支撑架垂直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余松管机构的支撑架倾斜设置在支撑板上,且各松管机构上的松管孔彼此同轴。
进一步的是,倾斜设置的支撑架通过角度架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松管机构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松管机构对称于另一个松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2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构件耐火试验装置
- 下一篇:低含量盐酸羟胺浮选分离提纯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