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城市的绿色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3101.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焱;王剑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0;E03F5/14;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城市 绿色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的绿色排水系统,涉及排水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过滤室和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驱动机构,过滤器包括转动连接于过滤室相对侧壁上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外且固定安装于过滤室相对侧壁上的柱状滤网、若干根设置于转动轴上并指向柱状滤网网孔的伸缩杆、以及设置于伸缩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清理球,清理球的直径大于柱状滤网网孔的孔径,清理球在伸缩杆的压迫下抵紧于柱状滤网的内壁,驱动机构驱使转动轴转动以使清理球将嵌设于各个网孔上的沙砾推出。其技术效果是能够方便地对过滤器的清理,避免过滤器堵塞引发积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城市的绿色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智慧化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而目前城市中拥有大量的地下建筑,比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这些地下建筑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且由于地势较低,常常还需要对大量的雨水进行处理。传统方法是使用建造集水井的方式排污,而智慧城市中通常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对各个排水井中的水流进行监控,需要对水流进行初步过滤并使用水泵等动力装置调节排水速度。但是由于污水类型多样,比如地下停车场,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沙砾,容易造成过滤装置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排水不畅,引发积水,污染周边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城市的绿色排水系统,其能够方便地对过滤器的清理,避免过滤器堵塞引发积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慧城市的绿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的过滤室、用于向过滤室供水的集水装置、用于将污水排出过滤室的排水装置、安装于过滤室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驱动机构,所述过滤器包括转动连接于过滤室相对侧壁上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外且固定安装于过滤室相对侧壁上的柱状滤网、若干根设置于转动轴上并指向柱状滤网网孔的伸缩杆、以及设置于伸缩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清理球,所述清理球的直径大于柱状滤网网孔的孔径,所述清理球在伸缩杆的压迫下抵紧于柱状滤网的内壁,所述驱动机构驱使转动轴转动以使清理球将嵌设于各个网孔上的沙砾推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状滤网对沙砾等进行阻拦,从而将污水中的沙砾滤去,实现初步过滤。在长时间的过滤下,会有部分沙砾嵌设于柱状滤网的网孔上,阻碍水流穿过柱状网孔。当人们发现水流不畅时,能够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轴发生转动,伸缩杆与转动轴同步发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当伸缩杆对准柱状滤网的网孔时,网孔阻碍清理球穿过,清理球将会抵接在网孔上。如果网孔上卡接有沙砾,则该沙砾将会被清理球推出。伸缩杆继续转动并与柱状滤网的网孔错开时,柱状滤网压迫清理球,伸缩杆收缩,并抵接于柱状滤网的侧壁。通过清理球在柱状滤网的内侧壁上反复滑动,从而将柱状滤网各个网孔上的沙砾推出,从而实现对过滤器的清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于转动轴上的安装块、设置于安装块上的阶梯槽、套设于阶梯槽的套杆、以及设置于阶梯槽内的弹性件,所述套杆位于阶梯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宽度小于阶梯槽的槽口宽度,所述弹性件连接卡块朝向阶梯槽槽底的一侧和阶梯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槽的槽口阻止卡块从阶梯槽内滑出,弹性件将卡块抵接在阶梯槽的内壁上。当套杆收到压迫时,套杆向阶梯槽内滑动,卡块压迫弹性件并朝向阶梯槽的槽底滑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各根伸缩杆在转动轴上呈螺旋状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排布的伸缩杆,使得转动轴在各个径向上能够均匀收到伸缩杆的压力,使得整体受力相对均匀,相比于将伸缩杆设置成笔直的一排,能够避免转动轴受到较强的单侧力而导致连接处发生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3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