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3217.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良;应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舒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14;B65F3/24;B65F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收集 运输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垃圾收集运输车,包括设置在运输车上的垃圾收集腔,所述垃圾收集腔内设置有若干个铰接在垃圾收集腔内壁上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垃圾收集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垃圾分类腔,所述隔板与垃圾收集腔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隔板具有一橡胶部,该橡胶部成隆起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垃圾分类腔的空间,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提高效率的垃圾收集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收集运输车。
背景技术
因之前缺乏垃圾分类的概念,所以把所有垃圾均扔到一起,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收集车只有一个垃圾腔,但是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采取垃圾分类的措施,因此也由原先的一个综合垃圾桶变为分类垃圾桶,对应的垃圾收集车也要有多个垃圾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垃圾收集车就将原先的一个垃圾腔分隔成多个均分的垃圾腔,但是生活中的垃圾是以厨余垃圾和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居多,像有害垃圾和其他一些的类别的垃圾较少,所以如果是均分垃圾腔的话,可能会造成空间的浪费,不利于快速收集运输垃圾,降低环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垃圾分类腔的空间,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提高效率的垃圾收集运输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收集运输车,包括设置在运输车上的垃圾收集腔,所述垃圾收集腔内设置有若干个铰接在垃圾收集腔内壁上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垃圾收集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垃圾分类腔,所述隔板与垃圾收集腔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隔板具有一橡胶部,该橡胶部成隆起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板将垃圾收集腔分隔成多个垃圾分类腔,以匹配现有的垃圾分类,因各类垃圾的体积是不均匀的,所以橡胶部的设置可调整垃圾分类腔的空间,因橡胶部是呈一侧隆起的结构,所以当其中一个垃圾分类腔内的垃圾过多时,垃圾会将橡胶部向隔壁挤压,使橡胶部朝相邻的垃圾分类腔隆起,增大该垃圾分类腔的空间,隔板呈铰接设置,当不需要这么多垃圾分类腔时,可翻转隔板,翻转角度大于等于90度,使相邻两个垃圾分类腔连通形成一个腔体,方便装载垃圾,且隔板可翻转以后也方便了清洗,避免出现底部清洗不到的问题,结构简单,利用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橡胶部呈一体设置的拱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橡胶部呈一球面,即为球体的一部分,隔板上设置有与橡胶部适配的通孔,橡胶部与隔板固定连接,调节方便,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橡胶部由呈波浪形的环形壁和底面构成,环形壁的一端与隔板连接,另一端与底面连接,所述环形壁呈圆台形或棱台形,所述底面的面积小于其开口的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中,橡胶部也可以是可折叠的波纹结构,这样可调整的空间范围更大,整体成圆台或棱台设置是为了可分别向两侧隆起,结构简单,方便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与垃圾收集腔的铰接处位于其上端,所述垃圾收集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供铰接轴铰接的安装腔,隔板上设有与安装腔适配并铰接的铰接端,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铰接端外周面上的插接孔、设置在安装腔内壁上的弹性插接组件和弹性插接组件的调节复位组件,弹性插接组件与插接孔形成插接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定机构可分为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解锁状态时,隔板为放松状态,这时弹性插接组件与插接孔处于解除插接配合的状态,锁止状态时,隔板成竖直放置或水平放置,即通过锁扣机构固定住,隔板处于固定的角度,这时弹性插接组件与插接孔处于插接配合的状态,锁定机构的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的转换通过调节复位组件来是实现,当隔板竖直放置时,起分隔垃圾收集腔的作用,水平放置时,可充当盖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舒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舒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3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簧机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加强侧向约束的超高回填明洞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