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老人使用的下床站立扶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3365.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9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殷铭;王海根;曹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老人 使用 下床 站立 扶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老人使用的下床站立扶持结构,包括主体床头,转动手轮,滚珠丝杆,滚珠螺母,升降孔,升降块,支撑扶手,靠背软垫,开关,主体床体和推动箱,所述主体床头上方安有转动手轮,其中转动手轮下方安有滚珠丝杆;所述升降块穿过升降孔与支撑扶手相连;所述推动箱安装在主体床体一侧。本实用新型滚珠丝杆,支撑扶手和推动箱的设置,结构简单,有利于通过转动转动手轮进行使滚珠丝杆带动支撑扶手进行升降,从而可以根据老人自身需求进行调节支撑扶手的高度,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老人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老人使用的下床站立扶持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衰退,运动能力及动作协调性变差,给其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会存在腿脚不灵活,行动不方便的问题。
然而,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或者是具有关节性疾病的老人,在长久躺卧时不易起身站立,但是现有老人下床站立扶持结构不便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且不能够根据老年人身高进行调节支撑点高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针对老人使用的下床站立扶持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老人使用的下床站立扶持结构,以解决现有老人下床站立扶持结构不便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且不能够根据老年人身高进行调节支撑点的高度的问题。一种针对老人使用的下床站立扶持结构,包括主体床头,转动手轮,滚珠丝杆,滚珠螺母,升降孔,升降块,支撑扶手,靠背软垫,开关,主体床体和推动箱,所述主体床头上方安有转动手轮,其中转动手轮下方安有滚珠丝杆,且滚珠丝杆上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一侧安有升降块,其中升降块穿过升降孔与支撑扶手相连;所述主体床头一侧面安有靠背软垫;所述升降孔一侧安有开关,其中开关通过电源线与推动箱内部相连,且推动箱安装在主体床体一侧。
所述推动箱包括固定壳体,推动板,升降套,螺纹杆,从动冠状齿轮,动力锥齿轮,转动轴和伺服电机,所述固定壳体上方设有推动板,其中推动板下方焊有升降套,且升降套内部安有螺纹杆一端,该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壳体底部相连;所述螺纹杆底部安有从动冠状齿轮,其中从动冠状齿轮与动力锥齿轮相啮合,且动力锥齿轮与转动轴一端相连,该转动轴另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
所述升降套内部设有内螺纹,其中升降套内部通过螺纹与螺纹杆相连;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底部一侧安有伺服电机,其中开关通过电源线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推动板表面设有软垫。
所述滚珠丝杆一端通过轴承穿过主体床头上方与转动手轮相连,其中滚珠丝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主体床头底部相连。
所述支撑扶手上设有防滑凹槽,其中支撑扶手外表套有弹性树脂,且支撑扶手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实心圆柱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支撑扶手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将支撑扶手安装在主体床头上,进而可以让老人在准备站立时可以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从而便于优化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滚珠丝杆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转动转动手轮进行使滚珠丝杆带动支撑扶手进行升降,从而可以根据老人自身需求进行调节支撑扶手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推动箱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将推动箱自身安装在主体床体一侧,从而老人通过推动箱进行帮助自身缓慢站立,进而减少站立所需的力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3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