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3869.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德同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友***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第1级阶梯湿地单元、中间阶梯湿地单元、末端阶梯湿地单元,第1级阶梯湿地单元、中间阶梯湿地单元或末端阶梯湿地单元包括:下底板、侧底板、出流坝、填料、湿地植物。相邻的阶梯湿地单元的连接关系是:上一级阶梯湿地单元的下底板与下一级阶梯湿地单元的侧底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坡地构建人工湿地,对COD、BOD、氨氮等污染物的处理率高,低能耗、易管理,并兼具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机污染水源水、景观环境用水、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水的处理以及水体的水质保持,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资源与环境的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适用于坡地的人工湿地构建,有机污染水源水、景观环境用水、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水体的处理以及水体的水质保持。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工湿地布设于平面或者缓坡,因其底坡一般不超过1%,当地形坡度较大时,土地就难以有效利用。因此,在地形坡度较大的情况下,一般只能做传统或生态护坡,基本不具备处理功能,并且植物类型有限、景观效果有限。
此外,传统的人工湿地对有机物和氨氮,特别是氨氮的处理去除率较低,除非是采用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方式。而采用机械曝气或者鼓风曝气又会增加曝气设备、相应地会增加维护成本和电耗。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坡地作为过去的边角余料,也增加了处理功能的需求,包括各类近水堤岸,迫切需要一种生态的、兼具处理效能和景观效果的方法和措施,能够承担水处理和水质保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坡地,具有针对COD、BOD、氨氮等污染物的高处理效率,能够承担水处理和水质保持功能;同时兼具生态功能和美观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进水装置、阶梯湿地主体、出水装置;
阶梯湿地主体包括顺下坡方向依次布置的第1级阶梯湿地单元、中间阶梯湿地单元、末端阶梯湿地单元,所述第1级阶梯湿地单元、中间阶梯湿地单元和末端阶梯湿地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下底板、侧底板、出流坝,在出流坝、侧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上种植有湿地植物;
相邻的阶梯湿地单元的连接关系为:上一级阶梯湿地单元的下底板与下一级阶梯湿地单元的侧底板相连;
所述进水装置平接或坡接所述阶梯湿地主体的第1级阶梯湿地单元的侧底板;
所述出水装置平接或坡接所述阶梯湿地主体的末端阶梯湿地单元的出流坝。
进一步的,所述出流坝上配置有侧向通水、通风的孔或缝。所述出流坝采用块石垒砌而成,或采用木排桩或竹排桩叠加而成。所述填料的上顶低于所述出流坝的坝顶。
优选的,每级阶梯湿地单元之间的落差不小于100mm。所述阶梯湿地主体的坡度为7°~42°。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关键技术方案是:
(1)人工湿地底板顺下坡方向布置成阶梯型;
(2)逐级设置出流坝,坝上配置适当的侧向通水、通风的孔、缝;
(3)在出流坝和底板之间填充填料、并种植湿地植物,填充填料的上顶低于出流坝坝顶;
(4)自阶梯型人工湿地顶部进水,水在跌落、扩散过程中充氧、净化,逐级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出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德同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德同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3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液体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锡精矿用脱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