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直立的一次性婴儿吸痰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4238.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41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立 一次性 婴儿 吸痰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直立的一次性婴儿吸痰管,包括集液器以及集液器顶部开口处套设的集液盖,所述集液盖上固定连接有吸痰软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集液盖的一端连通有固定接口,所述连接管外侧套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一端与集液盖顶端螺纹旋合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接口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集液器底部外侧套设有开口卡套,所述下支卡外侧设置有两个夹板。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鹅颈管控制角度距离,实现了集液器放置时可以通过鹅颈管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了集液器的放置更加方便有效,又由于采用可旋转式夹持结构,实现了减少集液器重量增加后导致鹅颈管变弯的可能性,提高了集液器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管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直立的一次性婴儿吸痰管。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由吸痰软管、集液器、连接管组成,按管径不同分六个规格,应无菌。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连接管存在无法调节长短和方向的问题,致使中间的集液器容易倾倒,瓶内引流出的液体容易倒流入负压机,导致负压机的损坏,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大多是人为用手拉起连接管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始终保持这样的动作,使集液器保持直立,避免集液器内的液体回流,然而这种使用方式会导致医护人员难以方便的进行操作以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吸痰管集液器容易倾倒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直立的一次性婴儿吸痰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直立的一次性婴儿吸痰管,包括集液器以及集液器顶部开口处套设的集液盖,所述集液盖上固定连接有吸痰软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集液盖的一端连通有固定接口,所述连接管外侧套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一端与集液盖顶端螺纹旋合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接口螺纹旋合连接,所述集液器底部外侧套设有开口卡套,且开口卡套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支卡,所述下支卡外侧设置有两个夹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痰软管以及连接管靠近集液器的一端均贯穿集液盖的上下两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支卡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夹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套,且转套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轴外侧套设有扭转弹簧,两个所述夹板之间通过扭转弹簧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支卡靠近转动轴的通孔内侧开设有齿槽,所述转动轴外侧开设有卡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齿与齿槽在转动轴的轴向方向上卡接,所述卡齿与齿槽在转动轴的径向方向上间隙配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鹅颈管控制角度距离,由于采用了连接管对于固定接口与集液器之间的相互连通,以及鹅颈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液盖以及固定接口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鹅颈管对于集液器以及固定接口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行控制,又由于采用了连接管套设于鹅颈管的内部,实现了鹅颈管对于连接管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了集液器放置时可以通过鹅颈管进行调整控制,进而实现了集液器的放置更加方便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市人民医院,未经资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4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罐精密调整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藻泥施工用废水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