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容离并网应用的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4300.3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班特利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797 | 分类号: | H02M7/797;H02M3/155;H02M3/158;H02J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并网 应用 双向 直流 变换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直流变换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容离并网应用的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包括交流PFC电路、母线平衡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交流PFC电路直流侧通过正负母线和中性线连接母线平衡电路,交流PFC电路交流侧为交流电源端,母线平衡电路通过正负母线和中性线连接DCDC变换电路第一端,DCDC变换电路第二端为直流电源端,母线平衡电路用于平衡正负母线电压,交流PFC电路交流侧的每个交流线均与交流PFC电路直流侧与中性线的连接点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两电平BUCK电路通过优化升级为共中线的三电平拓扑,有效解决了传统电路无法实现并机模式下共用电池组的问题,同时通过拓扑优化实现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应用以及离网下的三相及单相负载兼容性问题,拓宽了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直流变换领域,涉及一种兼容离并网应用的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及电动汽车行业日益发展,能量双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离并网应用及并机场合。
目前小功率的储能变流器均采用维也纳+BUCK两级电路,由于后级BUCK拓扑的限值无法实现并机下的电池组共用,严重限值了其使用的范围,导致目前能量流动双向产品存在并机时无法共用电池组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能量流动双向产品存在并机时无法共用电池组的缺点,提供一种兼容离并网应用的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兼容离并网应用的双向交直流变换电路,包括交流PFC电路、母线平衡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交流PFC电路直流侧通过正负母线和中性线连接母线平衡电路,交流PFC电路交流侧为交流电源端,母线平衡电路通过正负母线和中性线连接DCDC变换电路第一端,DCDC变换电路第二端为直流电源端,母线平衡电路用于平衡正负母线电压,交流PFC电路交流侧的每个交流线均与交流PFC电路直流侧与中性线的连接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两个串联的buck-boost电路,第一buck-boost电路的一端为直流电源端的正极端,另一端通过正母线连接母线平衡电路;第二buck-boost电路的一端为直流电源端的负极端,另一端通过负母线连接母线平衡电路,两个buck-boost电路的串联连接点通过中性线与母线平衡电路连接。
所述交流PFC电路为T型三电平逆变器电路。
所述T型三电平逆变器电路包括三个电感、两个串联的电容和三个并联的相电路;相电路直流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正负母线连接两个电容串联后的两端,两个电容串联后的两端分别通过正负母线连接母线平衡电路,相电路直流侧的第三端连接两个电容的串联连接点,两个电容的串联连接点通过中性线与母线平衡电路连接,每个相电路交流侧的交流线均通过一个电感与中性线连接。
所述母线平衡电路包括一个电感和两个串联的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通过正母线与交流PFC电路直流侧连接,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通过负母线与交流PFC电路直流侧连接,电感一端通过中性线连接交流PFC电路直流侧,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串联连接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串联连接点通过中性线连接DCDC变换电路。
所述开关管为IGBT开关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班特利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班特利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4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