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汽车的管柱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5358.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安震;马云朕;丁佐鹏;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22;B62D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汽车 管柱 式电控 液压 助力 转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汽车的管柱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方向盘通过过渡套管总成与转向装置的输入轴连接,转向装置的输出轴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输入轴通过组合式中间传动轴总成连接,上段中间传动轴和下段中间传动轴通过十字轴万向节连接,上段中间传动轴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球轴承和球节,球轴承径向延伸一杆件,所述杆件与球节的球头连接,球轴承固定于上段中间传动轴,所述球节包括球头和球头销,所述球头销通过开口销固定于车架,下段中间传动轴下端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连接。兼顾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高速时的转向稳定性,可靠性非常高,避免了上下段传动轴传动时引起的卡滞和异响,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型汽车的管柱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汽车车辆上使用的转向系统普遍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通过液压系统和电动液压泵为汽车转向提供转向助力,因而安装时需要安装液压油路系统,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能实现方向盘的主动回正。此外,这种转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驾驶员驾驶手感差;由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本身结构所限,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汽车低速行驶时,驾驶员会感到方向盘轻,在高速行驶时,会感到方向盘更轻,这就使汽车达不到“低速行驶时方向盘轻、高速行驶时方向盘重”的理想状态。
公告号CN 105966454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柱式电动助力汽车转向装置,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通过方向盘转轴与电动转向管柱连接,所述电动转向管柱与转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转动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动转向管柱铰接转向传动轴,所述转向传动轴与方向机连接。可以解决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汽车驾驶手感差、油耗高的问题。但是这与大多数的电动转向助力系统一致,都是通过在转向管柱上安装蜗轮蜗杆减速机实现的,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逐渐暴漏出如下问题:蜗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小,传动效率低下;安装助力电机时,助力电机的输出轴需要垂直于转向管柱安装在转向管柱的侧面,占用驾驶室内的空间较大,由于车辆驾驶室的空间紧凑,因此现有的蜗轮蜗杆式电动转向管柱在装配时经常发生干涉,增加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异响,维修时安装和拆卸操作难度较大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汽车的管柱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整个系统布置紧凑,传动平稳,兼顾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高速时的转向稳定性,可靠性非常高,避免了上下段传动轴传动时引起的卡滞和异响,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汽车的管柱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装置,方向盘通过过渡套管总成与转向装置的输入轴连接,转向装置的输出轴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输入轴通过组合式中间传动轴总成连接,所述组合式中间传动轴总成包括上段中间传动轴和下段中间传动轴,上段中间传动轴和下段中间传动轴通过十字轴万向节连接,所述上段中间传动轴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球轴承和球节,所述球轴承径向延伸一杆件,所述杆件与球节的球头连接,所述球轴承固定于上段中间传动轴,所述球节包括球头和球头销,所述球头销通过开口销固定于车架,所述下段中间传动轴下端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头内设置有球头座,所述球头销的另一端设置于球头座内,使得球头销旋转摆动一定角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头上方沿球头销方向设置有通过卡簧固定的防尘罩,所述球头销外部还设置有防护罩。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头向外延伸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杆件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通过U型支架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两端的左右横直拉杆与麦弗逊独立悬架的左右转向节臂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与电动转向泵的转向高压软管连接,所述电动转向泵通过转向高压软管连接转向油罐,所述电动转向泵通过转向泵控制器控制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5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淋浴龙头焊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倒挂式伞状焊渣收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