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6981.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邹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M16/01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架,包括顶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在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边上,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呈倒U型;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顶板的另一端设有方向朝外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顶板的另一端设有方向朝外的第二底座,所述顶板设有通孔一;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设有通孔二;所述顶板设有顶板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伸缩结构一,第二支撑板设有伸缩结构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有效预防头面压疮产生;可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调整支架的宽度和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头面压疮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无菌巾铺盖过患者头部和手术台边缘,有时会有意或无意中把一些手术器械放在患者的头部,有时在做手术的医生不经意将手肘放在患者的头部,有些手术需要将麻醉气管导管放在患者的头部,尽管护士采用了保护措施,但仍然存在手术压疮风险。特别是手术是采用腔镜完成的,腔镜的器械较多,手术过程中,为了手术快速顺利完成,未能做到将用过的器械及时拆卸下来交给器械护士保管,因此,导致许多器械堆积在患者头面颈部,长时间器械压迫,易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是由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与器械一致。器械相关压疮不常发生在骨隆突处,而多发生于脂肪组织较少的部位,如:头面颈部;器械相关压疮发生部位前4位的顺序为:头面部、足跟、会阴部、四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是采用棉垫进行抗压,但由于部分手术时间长短不一,抗压的时间不一,最终的抗压效果不是很理想。
手术过程中,多层无菌巾遮盖患者面部,导致患者呼吸不畅,患者除感觉不适之外,由于呼吸缺氧而造成患者情况不稳定还可能影响到手术的进行及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预防头面压疮产生的支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在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边上,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呈倒U型;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顶板的另一端设有方向朝外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顶板的另一端设有方向朝外的第二底座,所述顶板设有通孔一。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设有通孔二。
所述顶板设有顶板伸缩结构。
所述顶板伸缩结构包括设在顶板上的滑动槽和设在第一支撑板且与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有卡孔,所述顶板位于滑动槽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与卡孔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滑动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同时穿过固定孔与卡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伸缩结构一,第二支撑板设有伸缩结构二。
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设有安装通孔。
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支架通过安装通孔绑在手术床上固定,麻醉气管导管等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放在顶板上,有效防止麻醉气管导管等医疗器械压伤患者头面部,对患者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麻醉气管导管的导管可穿过通孔与患者连接,在手术过程中还对无菌巾起到支撑作用,支架设有伸缩结构,可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调整宽度和高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未经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6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液逆流防止装置及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覆膜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