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风水喷雾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7415.8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雨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1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风水 喷雾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风水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表面一侧开设的凹槽,凹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一侧转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储水箱的上端设置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一侧连接有导管,导管为倒置的“L”形,导管的一侧设置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与导管之间通过防尘壳连接;导管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支管,连接支管的一端贯穿防尘壳的一侧延伸至防尘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上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能够增大水雾喷射的范围,使得装置的降尘效果更佳,且水雾喷射的角度可调,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降尘装置,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风水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炭开采中,采煤工作面的产尘量是全矿井最多的,大部分煤尘是采煤机割煤时制造的,还有一部分产尘量是支架移架和放煤引起的,支架前半部处在工作面采场主风流中,移架产生的粉尘在风流作用下极易扩散;放煤作业时,尤其在放煤初始阶段产尘量较大,产尘部位在支架后部刮板运输机处,放煤时产生的粉尘如未被沉降,极易随风流向下风邻架扩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雾降尘装置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其中用于煤矿井下用喷雾降尘装置也较多。
现有的喷雾降尘装置其结构设置不够合理,设计不够优化,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煤矿井下风水喷雾降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风水喷雾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风水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表面一侧开设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侧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储水箱的上端设置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一侧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为倒置的“L”形,所述导管的一侧设置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与所述导管之间通过防尘壳连接;
所述导管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的一端贯穿防尘壳的一侧延伸至防尘壳的内部,每个所述连接支管位于所述防尘壳内部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雾头,所述吹风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吹风装置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一侧与所述凹槽内部下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导管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阀门,且位于所述导管一侧的阀门处于所述喷雾头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吹风装置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调速按钮,且所述调速按钮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通过储水箱、高压水泵、连接支管、喷雾头、吹风装置、风扇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喷雾头喷出的水雾通过吹风装置的配合,增大水雾喷射的动能,增大喷雾的面积,使得降尘的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凹槽、底板、转轴、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通过电动推杆进行升高,进而带动底板一端抬高,使得吹风装置倾斜,进而使得喷射出的水雾的角度倾斜,进而增大了装置的水雾喷射角度,使得降尘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雨,未经刘洪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7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