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9597.2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秦伯军;张君;秦天德;刘远斌;翟必赢;谢存剑;曹鑫;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18 | 分类号: | B32B5/18;B32B25/04;B32B15/04;B32B15/14;B32B15/20;B32B17/02;B32B17/12;B32B27/02;B32B27/36;B32B5/06;B32B7/09;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孙军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高分子 绝热 保温材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包括橡塑基层,橡塑基层的正反面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凝胶层、铝箔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和聚氨酯涂层,铝箔层气凝胶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复合由玻璃纤维纱纵横缝制在橡塑基层上。其结构紧凑,连接牢固稳定,无分层开裂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具体说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保温技术水平也有很大地提高,保温材料的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扩大,现如今大多数空调、采暖系统等场合采用的保温材料为橡塑绝热产品,如专利号为201020627720.8的高分子复合橡塑绝热材料,各层直接直接热贴合,在长期使用时或用在异形位置,多层易分层开裂,影响美观和正常保温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连接牢固稳定,无分层开裂隐患的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包括橡塑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基层的正反面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凝胶层、铝箔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和聚氨酯涂层,铝箔层气凝胶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复合由玻璃纤维纱纵横缝制在橡塑基层上。
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包括橡塑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塑基层上朝外依次设置气凝胶层、铝箔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和聚氨酯涂层,气凝胶层、铝箔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复合由玻璃纤维纱纵横缝制在橡塑基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涂层上还设有微孔二氧化钛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罗纹组织玻纤层的孔隙率为60-70%。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涂层厚度为罗纹组织玻纤层厚度的150-200%。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涂层厚度为罗纹组织玻纤层厚度的150-200%。
本实用新型在橡塑基层上通过玻璃纤维纱纵横缝制气凝胶层、铝箔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采用涤纶树脂层增加材料的抗皱性能,防止保温贴合使用在异性结构上内弯处的褶皱,结合玻璃纤维纱缝制结合多层,综合提高各层之间的结合性能,避免多层分层开裂从而影响保温性能和美观,在材料最外层的聚氨酯涂层和微孔二氧化钛涂层,综合提高保温材料的各种机械、防腐、耐磨等性能,并带有自清洁性能,有利于提高保温材料整体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橡塑基层1、气凝胶层2、铝箔层3、涤纶树脂层4、罗纹组织玻纤层5、聚氨酯涂层6、玻璃纤维纱7、微孔二氧化钛涂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实施例一: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包括橡塑基层1、气凝胶层2、铝箔层3、涤纶树脂层4、罗纹组织玻纤层5、聚氨酯涂层6、玻璃纤维纱7、微孔二氧化钛涂层8,橡塑基层1上朝外依次设置气凝胶层2、铝箔层3、涤纶树脂层4、罗纹组织玻纤层5和聚氨酯涂层6,气凝胶层、铝箔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复合由玻璃纤维纱7纵横缝制在橡塑基层上,聚氨酯涂层上还设有微孔二氧化钛涂层8。
图2所示实施例二:一种复合高分子橡塑绝热保温材料,包括橡塑基层1、气凝胶层2、铝箔层3、涤纶树脂层4、罗纹组织玻纤层5、聚氨酯涂层6、玻璃纤维纱7。橡塑基层1的正反面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凝胶层2、铝箔层3、涤纶树脂层4、罗纹组织玻纤层5和聚氨酯涂层6,铝箔层气凝胶层、涤纶树脂层、罗纹组织玻纤层复合由玻璃纤维纱纵横缝制在橡塑基层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较好地控制与玻璃纤维纱的缝接效率以及涂刷聚氨酯涂层粘合牢固性能,将罗纹组织玻纤层的孔隙率设计为60-70%,并将聚氨酯涂层厚度设计为罗纹组织玻纤层厚度的15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9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莫比乌斯环结构双刃带锯
- 下一篇:智能自动桡动脉止血压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