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速磨煤机辊套厚度测量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0735.9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阳;孟凡荣;孙权;吕梅;张喜春;杨柳;乔桢;高航;郭宏亮;宦立峰;车长发;马赫;冯一宸;闫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丁洪学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速 磨煤机辊套 厚度 测量 | ||
一种中速磨煤机辊套厚度测量尺,包括定位板、轴向臂、刻度尺、游标板,定位板包括一侧与辊套径面贴合的直板段和一侧与辊套的轴截面上的圆周吻合的弧板段,轴向臂一端固定在定位板的直板段上,另一端伸入辊套内位于辊套中心,轴向臂辊套内的一端通过螺栓铰接刻度尺,铰接轴向臂与刻度尺的铰接螺钉的轴线过辊套的中心,刻度尺为标有刻度的直板尺,刻度尺的上端与轴向臂铰接,刻度尺的下端套接相对刻度尺伸缩的游标板,游标板上有相对刻度尺的定位螺钉。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能够对制成的辊套弧面部分的厚度进行较精准的厚度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直接测量辊套弧面部分厚度的问题,使安装与磨煤机上的辊套没有因厚度的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量具领域,具体涉及类似轮胎形状的中速磨煤机局部厚度测量的测量尺。
背景技术
火电厂等大型燃煤场所使用的原煤成粉磨煤机,多使用以磨盘、磨辊为研磨构件的立式中速磨煤机。其中的磨辊辊套为直接研磨体,磨损消耗量较大。为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采用加厚主要磨损部位,由于辊套与磨盘的配合关系,不宜在辊套外表面形成局部加厚的凸起。较合理的方式是在辊套内表面对应外表面主要磨损位置加厚。然而制造出的产品加厚部分及其他弧面部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设备检修中拆卸下的在初装时未作测量的辊套后续使用如何把握,都需对辊套内表面加厚部分作出检测。但此前没有相应的测量量具,使辊套产品重要部位的尺寸数据无从提取,难于保证装配到磨煤机上的辊套符合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速磨煤机辊套厚度测量尺,用于测量同型号磨煤机辊套加厚部位的尺寸,克服现有技术没有相应的测量量具,磨辊加厚的研磨部位厚度难于较精确获知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尺包括定位板、轴向臂(测量时在辊套轴线方向上)、刻度尺、游标板,
所述的定位板包括一侧与辊套径面贴合的直板段和一侧与辊套的轴截面上的圆周吻合的弧板段,所述的轴向臂一端固定在定位板的直板段上,另一端伸入辊套内位于辊套中心,轴向臂辊套内的一端通过螺栓铰接刻度尺,铰接轴向臂与刻度尺的铰接螺钉的轴线过辊套的中心,刻度尺为标有刻度的直板尺,刻度尺的上端与轴向臂铰接,刻度尺的下端套接相对刻度尺伸缩的游标板,游标板上有相对刻度尺的定位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是:定位板与轴向臂用两个螺栓连接紧固,其中的一个螺栓的轴心定位在辊套的轴线延长线上,另一个螺栓用于固定轴向臂相对定位板的角度,轴向臂与刻度尺之间的铰接螺栓轴线过辊套中心,所述的轴向臂采用夹在定位板两侧的两片同样的条形直板结构,刻度尺的铰接端夹在作为轴向臂的两条直板之间,所述的游标板为夹在刻度板下部两面的两片同样的条形板,作为游标板的两片条形板通过其上部两侧的螺钉和两片条形板之间的垫片相互固定,刻度尺下部伸入游标板上部形成的孔腔中形成滑动配合,朝向辊套的游标板的下端安装滚轮。在游标板上对应刻度板位置设置游标板在刻度板上的定位螺钉。
为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辊套测量位置的厚度,刻度尺的读数按游标板在位置变化中其下端与定位板弧板段的实际距离标刻。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能够对制成的辊套弧面部分的厚度进行较精准的厚度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直接测量辊套弧面部分厚度的问题,使安装与磨煤机上的辊套没有因厚度的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尺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尺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尺包括定位板1、轴向臂(测量时在辊套轴线方向上)2、刻度尺3、游标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0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