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封口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1750.5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湘鹤;孙佳斌;廖品毅;吴尚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封口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封口垃圾桶,包括外桶,以及安装于外桶内部的内桶,内桶包括收束上桶,以及连接于收束上桶下端的旋转下桶,外桶内还安装有位于旋转下桶下端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上连接有向上伸出的转动杆,转动杆连接于旋转下桶的下端,收束上桶内形成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内安装有收束绳,收束绳上连接有依次贯穿收束上桶、外桶的连接杆,连接杆在外桶外部连接有拉环,收束绳进入连接杆,并与拉环相连接,外桶内壁上还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上连接有导线,导线分别连接拉环与转动电机。该垃圾桶能在用户需要取出垃圾袋时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处理,保证用户不会接触到垃圾袋内的垃圾,保护用户手部的整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封口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工具,用于收集垃圾与保护环境。在垃圾桶的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垃圾弄脏垃圾桶内部,同时也为了便于垃圾回收,人们会在垃圾桶内部套上垃圾袋,使得垃圾可以放入垃圾袋中。当垃圾桶内堆满垃圾时,通过取出垃圾桶内的垃圾桶,即可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取出。
为了防止垃圾袋在移动过程中,垃圾袋中的垃圾被不慎倒出,人们在从垃圾桶中取出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时,往往会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处理。然而人们在对垃圾桶进行封口处理的过程中,垃圾袋内的垃圾十分容易弄脏人们的手部,让人感到不适。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设计一种能够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处理的垃圾桶,使人们在取处垃圾袋时,不再需要直接动手去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封口垃圾桶,该垃圾桶能够在人们需要取出垃圾袋时,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封口垃圾桶,包括外桶,以及安装于所述外桶内部的内桶,所述内桶包括收束上桶,以及连接于所述收束上桶下端的旋转下桶,所述外桶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旋转下桶下端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上连接有向上伸出的转动杆,转动杆连接于所述旋转下桶的下端,所述收束上桶内形成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内安装有收束绳,收束绳上连接有依次贯穿所述收束上桶、外桶的连接杆,连接杆在所述外桶外部连接有拉环,所述收束绳进入所述连接杆,并与所述拉环相连接,所述外桶内壁上还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上连接有导线,导线分别连接所述拉环与转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收束上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收束上桶下端形成有连接凸体,所述旋转下桶上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凸体相配的连接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体与连接凹槽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收束上桶上端安装有位于所述外桶内部的桶盖,桶盖内连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摆动片。
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下端形成有可与所述收束上桶相配合的固定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端形成有对称分布的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下桶内底端形成有夹紧凹槽,夹紧凹槽内形成有均匀分布的凸圆。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凹槽的侧端面向外倾斜,并形成滑坡。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与内桶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当用户需要取出垃圾袋时,只需要拉动所述拉环,该垃圾桶即可完成对垃圾袋的封口处理,不需要用户再直接动手去对垃圾袋进行封口,用户也不会再被垃圾袋内的垃圾弄脏手部,不仅使得用户在倒垃圾时变得更加便捷,也保护了用户的手部整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未经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与外引流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轮存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