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转接配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2047.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国;刘在平;王力民;贺金增;唐坤;张海峰;耿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洪艳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转接 配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转接配合机构,属于光纤转接应用技术领域;包括转接端子、陶瓷芯、锁紧支架、用于连接插头的上壳体、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转接端子设于陶瓷芯内部、与陶瓷芯串行装配,转接端子为圆柱状结构、陶瓷芯为圆筒状结构;锁紧支架套设于陶瓷芯外部,锁紧支架为圆筒状结构,锁紧支架顶端设有配合陶瓷芯顶端限位的第一限位单元和用于拆卸锁紧支架的凹槽;所述上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锁紧支架,所述上壳体上开有配合所述凹槽拆卸锁紧支架的槽;下壳体位于锁紧支架下方、与锁紧支架可拆卸固定,下壳体中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底端设有配合陶瓷芯底端限位的第二限位单元;生产成本低、装配简单、结构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转接配合机构,属于光纤转接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运营商光纤转接领域,为检测光电信息相关信息,操作人员经常将光纤插入专用仪器仪表中对相关光电信息进行检测。现有的光纤转接的常用寿命为几百次或上千次,远远不能满足一线人员的使用要求,目前操作人员常将光纤从外侧转接,给携带、防护、精度等带来很大影响。而且经常出现磨损损耗时返回专业厂家进行维修的情况,给运营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941061.0,公开了一种光纤转接器,包括: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具有凸起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与第一陶瓷芯抵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侧与第二陶瓷芯抵接;锁紧支架,所述锁紧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陶瓷芯的外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一陶瓷芯进行限位;所述锁紧支架上,背离所述定位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锁紧支架的凹槽;用于连接插头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所述锁紧支架;以及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定位部对所述第二陶瓷芯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减小光纤转接配合机构的尺寸,使之小巧,便于携带及防护。
2、内部光学器件发生损伤时可以从外侧进行简易更换,无需拆机或返回厂家进行专业维护维修,降低了翻修成本及周期。
3、更换陶瓷芯和转接端子可以避免内部光纤器件的维护,降低使用成本。
4、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组装及更换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的光纤转接器生产成本高、装配复杂,推广较困难。尤其是第一陶瓷芯和第二陶瓷芯的配合结构生产及装配过程难度较大,成本高、推广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纤转接配合机构,生产成本低、装配简单、结构科学合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纤转接配合机构,包括转接端子、陶瓷芯、锁紧支架、用于连接插头的上壳体、用于连接插头的下壳体,
转接端子设于陶瓷芯内部、与陶瓷芯串行装配,转接端子为圆柱状结构、陶瓷芯为圆筒状结构;
锁紧支架套设于陶瓷芯外部,锁紧支架为圆筒状结构,锁紧支架顶端设有配合陶瓷芯顶端限位的第一限位单元和用于拆卸锁紧支架的凹槽;
所述上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锁紧支架,所述上壳体上开有配合所述凹槽拆卸锁紧支架的槽;
下壳体位于锁紧支架下方、与锁紧支架可拆卸固定,下壳体中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底端设有配合陶瓷芯底端限位的第二限位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2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台集控室的走线装置
- 下一篇:单片机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