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立铣刀及铣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2108.9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李常平;高泰祖;李树健;李鹏南;牛秋林;邱新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4 | 分类号: | B23H5/0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石仁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电火花 辅助 铣削 铣刀 铣床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立铣刀及铣床,包括刀具本体,刀具本体的铣削端设置有铣削刀片组以及放电电极组,还包括电刷以及供电装置以及超声波发生器,当刀具本体旋转时,供电装置给电刷供电,由于电刷与铣削端接触,因此电源通过电刷流通至放电电极组上,放电电极组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放电于待加工工件上,而且待加工工件与供电装置连接,使得供电装置、放电电极组以及待加工工件之间组成回路,电极放电击穿放电电极组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间隙产生高温,使待加工表面特性发生改变,软化待加工工件表面,生成易切削的变性层,便于切除,也不会损耗铣削刀片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立铣刀及铣床。
【背景技术】
铣削加工技术是机械加工领域的基础,铣削是通过铣床带动切削刀具旋转而对工件外表面进行切削加工,常用手段是通过切削刀一直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切削,因此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较大,不仅对铣刀损耗大,而且切削加工时也比较困难,难以切除。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易于铣削的铣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削刀一直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切削,因此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较大,不仅对铣刀损耗大,而且切削加工时也比较困难,难以切除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种自通过放电使得工件表层产生高温,继而表面软化生成易切削变性层的铣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立铣刀,包括刀具本体与供电装置,所述刀具本体上设有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放电的放电电极组,所述供电装置上设有用于通过所述刀具本体与所述放电电极组电性连接的电刷以及用于与待加工工件电性连接的工件连接端,该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立铣刀还包括设于铣床上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设于所述刀具本体外周面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外周面设有超声波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极组与待加工工件的加工表面之间设有放电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本体包括铣削刀片组,所述放电电极组设于所述铣削刀片组且与所述铣削刀片组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进一步的,于刀具本体轴线方向上,所述放电电极组低于所述铣削刀片组加工顶端以形成放电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本体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之间还设有换能器,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设于所述换能器上,所述刀具本体与所述铣削刀片组之间还设有与所述换能器连接的变幅杆。
进一步的,所述铣削刀片组包括设于所述刀具本体的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一切削刀与第二切削刀,所述放电电极组包括设于所述刀具本体一端的第一放电电极与第二放电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削刀最外端与所述第二切削刀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最外端与所述第二放电电极最外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削刀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削刀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绝缘垫片上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之间通过螺钉与绝缘套筒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换能器一侧设有呈圆锥形的连接部,所述刀具本体相对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凹腔。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本体的铣削端设有呈圆锥形的凹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铣床,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立铣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2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