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大型抗爆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3201.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友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9/26 | 分类号: | F42B39/2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丰毅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大型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型抗爆容器较重的弊端,提供一种轻量化大型抗爆容器,属于抗爆容器技术领域,包括设有进出口的容器本体,进出口位置设有防爆门,所述容器本体外侧套设有加强筒,该加强筒由中空的金属管弯曲盘绕而成,所述加强筒上设有开口,加强筒的开口与所述进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和泄压效果,且重量较轻,便于运输,加工也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爆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大型抗爆容器。
背景技术
抗爆容器是一种专门用来运输存储雷管和炸药等危险品的专用装置,必须具备很强的抗爆性能。随着市场的发展,抗爆容器也越来越趋向大型化,而大型的抗爆容器对抗爆性能的要求则更高。现有的大型抗爆容器为了满足抗爆性能的需求,容器壁会设计成较厚,但因其体积较大,所以会使抗爆容器整体重量很大,加工不便变,也不便于搬运。
抗爆容器是一种专门用来运输存储雷管和炸药等危险品的专用装置,必须具备很强的抗爆性能。抗爆容器根据存储量的大小,可分成多种规格,小型抗爆容器的存储量较小,对抗爆性能要求相对较低,而大型抗爆容器,可存储的易爆物品的量较大,对抗爆性能要求十分高。现有的抗爆容器的抗爆性能一般都取决于抗爆容器的容器壁厚度,容器壁越厚,抗爆容器的抗爆性能越强,为了满足抗爆性能的需求,大型抗爆容器的容器壁会设计成较厚,因大型抗爆容器的体积也较大,所以会使抗爆容器整体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且因大型抗爆容器的体积以及容器壁厚度的要求,会使大型抗爆容器的加工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型抗爆容器较重的弊端,提供一种轻量化大型抗爆容器,该大型抗爆容器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且重量相对较轻。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轻量化大型抗爆容器,包括设有进出口的容器本体,进出口位置设有防爆门,所述容器本体外侧套设有加强筒,该加强筒由中空的金属管弯曲盘绕而成,所述加强筒上设有开口,加强筒的开口与所述进出口连通。
上述方案中,由中空的金属管弯曲盘绕而成的加强筒套设在容器本体外侧,能够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抗爆性能,因加强筒由中空的金属管弯曲盘绕而成,为中空结构,相对于实心的容器壁结构重量更轻。在加工加强筒时,可使用弯管机将金属管弯曲盘饶成加强筒,加工起来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的主体部分为横向设置的圆筒形结构,容器本体的端部为弧面形结构,所述容器本体的侧面与端部之间平滑过渡,所述进出口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其中一个端部上。该结构的容器本体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
作为优选,弯曲盘绕形成所述加强筒的金属管的相邻圈的外侧壁之间互相贴合,且相邻圈之间的连接处两侧通过满焊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筒与容器本体外侧壁之间留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填充有具有隔音、减震功能的填充物。金属管的相邻圈的外侧壁之间的连接处两侧通过满焊实现固定连接,能使加强筒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大幅提升大型抗爆容器的抗爆性能。同时,填充物的设置,能够起到隔音减震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朝向容器本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填充空间连通的第一泄压孔,金属管背对容器本体的一侧开有第二泄压孔,第二泄压孔与第一泄压孔不对齐,所述第二泄压孔与第一泄压孔位于金属管的不同圈上。当容器本体内发生爆炸时,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会冲破容器本体的侧壁进入容器本体与加强筒之间的填充空间内,因填充空间内的填充物结构强度较差,高压冲击波也会冲破填充物从所述第一泄压孔进入金属管内,再沿着金属管移动一段距离后从第二泄压孔排放到外界,从而实现缓慢泄压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上未设置所述进出口的端部外侧固定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加固板,所述金属管以加固板为起点围绕加固板逐渐盘绕形成所述加强筒。加固板能够对容器本体端部进行加固,提升该处位置的抗爆性能,同时因为金属管自身结构的限制,直接采用金属管盘绕会使金属管的起始端产生较大的间隔,间隔位置会影响大型抗爆容器的抗爆性能,通过设置圆柱形结构的加固板,能够减小可能产生的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捷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3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建施工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创呼吸机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