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手术康复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3505.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董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芳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手 康复 拐杖 | ||
一种胸外手术康复拐杖,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杆、内杆、把手、内爪、外爪、警示灯、碰铃。本新型设有内爪、外爪,可以在行走时,产生对地面的抓力,有利于维持拐杖的稳定,防止患者摔倒;另外,通过肩部垮着背带来承担拐杖的重量,行走时,只需要用手轻轻带动把手,即可实现本新型的位移,从而避免了患者手臂或上身大幅运动对创面的牵拉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创面康复;再者,本新型还设有可随着行走发出警示信号的警示灯和碰铃,可以有效警示行人避免碰伤患者,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行走安全。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手术康复拐杖。
背景技术
胸外科的手术集中于患者的上身,手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需要拄着拐杖,以保持上身的相对稳定,避免对手术的创面过度牵拉。
然而现有的康复拐杖多依靠患者的手臂力量带动拐杖行走,由于上肢的大幅运动,难免会牵扯创面,影响患者康复,而且现有的康复拐杖虽然有设置4个支撑脚的结构,但是缺乏对地面的抓力,在稳固性上尚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对地面具有抓力,稳定性好,具有警示功能,依靠肩部带动,不需要上身或上肢大幅运动的一种胸外手术康复拐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外手术康复拐杖,包括筒状结构的外杆、固定连接于外杆顶端的肩托、套接在外杆内部的内杆,所述的外杆的底端为倒置的圆台形结构A,所述的内杆的底端为倒置的圆台形结构B,所述的圆台形结构A的底部内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直方向的套筒,套筒内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竿,所述的滑竿的底端与套筒的底端内表面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滑竿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固定块,所述的圆柱形固定块的侧壁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铰接耳,所述的铰接耳铰接有内爪,所述的内爪贯穿圆台形结构A的底端面、并向远离外杆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在内爪的底端设有支撑脚A,所述的支撑脚A朝向外杆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内爪与底端面的相交处设有向外延伸的让位槽A;
所述的圆台形结构B的底端面与固定块的上表面相互配合,在圆台形结构B的侧壁外表面还设有若干直线滑槽,所述的直线滑槽滑动连接有外爪,所述的外爪沿着远离外杆轴线方向的斜下方、并穿透圆台形结构A的侧壁外表面向外延伸,并在外爪的底端设有支撑脚B,所述的支撑脚B向外延伸,所述的外爪的上部铰接于圆台形结构A的侧壁内表面,在外爪与圆台形结构A的侧壁外表面相交处的斜上方边缘还设有限位块、且在相交处还设有向内侧的斜下方延伸的让位槽B;
所述的内杆下部的壁表面上设有定位环A,在外杆的中下部且位于定位环A上方的内壁表面上还设有定位环B,所述的定位环A与定位环B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A,所述的复位弹簧A套接于内杆的外壁表面;
所述的内杆顶部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朝向垂直于肩托的水平方向向外穿过外杆的侧壁,在把手与外杆的侧壁相交处向下延伸形成让位槽C。
优选的,所述的内杆顶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的支杆上方的外杆内还设有电池仓,所述的电池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的支杆所在的外杆的内壁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常开型行程开关,所述的支杆的侧壁表面还设有与行程开关相互配合使用的压块,所述的肩托的前后端还设有警示灯,所述的蓄电池通过行程开关与警示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池仓的底端下表面上还悬挂有碰铃。
优选的,所述的肩托上表面设有贯通肩托两侧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上表面设有弹性层。
优选的,所述的肩托的凹槽两端的槽壁外侧还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的背带的长度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的内爪有4~6个,且内爪沿外杆的轴线均匀分布,相对的内爪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芳,未经刘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3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座椅
- 下一篇:一种厨房用冷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