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牙冲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4656.5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荣;付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京荣;付少平 |
主分类号: | A61C3/14 | 分类号: | A61C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牙 冲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拔牙冲击器,包括杆状的本体,本体分为手柄部、连杆部和刃部,刃部包括若干绕本体中心轴均匀布置的刃齿,本体远离刃部的一端设有受力平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拔牙冲击器,其工作端与牙面接触稳固,防止工作端滑脱,传递冲击力稳定,尤其适用于冲击法拔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进一步涉及牙科手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牙冲击器。
背景技术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对于拥挤的牙或者是根部阻力大而牙冠部难以夹持的牙,临床上往往需要用到冲击法拔牙。冲击法拔牙常用冲击的力量作用于牙颈处,但是目前没有专用的冲击设备,一般都用牙挺或和牙凿替代。但是由于牙挺和牙凿与牙面的接触为单点接触和线形接触,器械易滑脱,且牙齿因局部受力大,容易折断,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能够与牙面稳固接触并传递冲击力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拔牙冲击器,具体方案如下:
包括杆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分为手柄部、连杆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包括若干绕所述本体中心轴均匀布置的刃齿,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刃部的一端设有受力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刃齿的纵剖面为楔形,所述刃齿的横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部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轴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杆部的长度,所述手柄部成型为内径与所述连杆部配合的套筒结构;所述手柄部的内壁成型有若干轴向布置且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凸条,所述凸条的长度小于所述滑槽的长度;所述受力平面设于所述连杆部的端部,所述手柄部的行程小于所述手柄部与所述刃齿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部和所述连杆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弹簧位于所述凸条的上方,所述弹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的顶部和所述凸条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柔质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拔牙冲击器,其工作端与牙面接触稳固,防止工作端滑脱,传递冲击力稳定,尤其适用于冲击法拔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刃部的结构放大图(图1的底视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个刃齿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柄部与连杆部的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手柄部,11、凸条,2、连杆部,21、滑槽,3、刃部,31、刃齿,4、受力平面,5、弹性弹簧,6、柔质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拔牙冲击器,包括杆状的本体,本体分为手柄部1、连杆部2和刃部3,刃部3包括三个绕本体中心轴均匀布置的刃齿31,本体远离刃部3的一端设有受力平面4。
如图2和图3,刃齿31的纵剖面为楔形,刃齿31的横截面为弧形。
本实施例的实际使用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京荣;付少平,未经李京荣;付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4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具的壳体组件及锅具
- 下一篇:一种免焊接破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