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讯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4902.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汉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2 | 分类号: | G10K9/122;G10K9/18 |
代理公司: | 常州信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2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讯响器,包括外壳、压电蜂鸣片、导电弹簧、底座和焊片,所述外壳和底座固定连接,将压电蜂鸣片和导电弹簧容纳其中,所述焊片与底座互相嵌合,焊片一部分在底座内,一部分裸露在底座外;底座为一体成型件,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安装座,所述导电弹簧一端插接在弹簧安装座中,另一端与压电蜂鸣片连接,导电弹簧与弹簧安装座底部的焊片相接触,所述焊片有两个,分别对应外部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焊片输入外部电源,压电蜂鸣片感应到电流而振动,发出警报声。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焊片和底座注塑成型的设计,使导电弹簧不再采用复杂的焊接连接,既避免了焊接污染,也使装配变得简易,符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讯响器。
背景技术
讯响器是消防警铃的替代元件,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声波的电器元件,压电讯响器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动能再转化为声能的器件。在传统压电讯响器制造过程中,主要使用导电弹簧输入电源,弹簧和插脚焊接在线路板上,需要使用锡丝、锡膏、回流焊等设备进行焊接,电源正负极的线路板分别要进行一次焊接,这样操作工序繁琐,而且焊接易导致插脚不平、错位、歪斜等情况,也很难进行自动化生产。所以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压电讯响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传统压电讯响器的种种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于焊接,容易装配的压电讯响器,其技术方案如下:压电讯响器,包括外壳、压电蜂鸣片、导电弹簧、底座和焊片,所述外壳和底座固定连接,将压电蜂鸣片和导电弹簧容纳其中,所述焊片与底座互相嵌合,焊片一部分在底座内,一部分裸露在底座外;底座为一体成型件,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安装座,所述导电弹簧一端插接在弹簧安装座中,另一端与压电蜂鸣片连接,导电弹簧与弹簧安装座底部的焊片相接触,所述焊片有两个,分别对应外部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焊片输入外部电源,压电蜂鸣片感应到电流而振动,发出警报声。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蜂鸣片包括圆形的镍合金基片和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粘在镍合金基片下方中央,其直径小于镍合金基片;所述导电弹簧有两个,分别与压电陶瓷片和镍合金基片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焊片,每个焊片裸露在底盘外有两个焊脚,在底盘内分别通过弹簧安装座与两个导电弹簧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焊片在底盘外部与一条链带连接,为便于自动化注塑底盘,多组焊片以相同间距连接在同一条链带上,每组焊片为相对放至的两个焊片,所述链带上以相同间距均匀排布多个链带定位孔,在焊片上进行底盘注塑时,链带定位孔能对焊片位置精确定位,防止注塑位置发生偏差。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在注塑生产过程中,有多个定位件将焊片定位在合适的位置,再进行注塑,注塑完毕后,底盘底部形成相应的焊片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外侧设有安装定位块,用以辅助使用者安装压电讯响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连接外部电源的焊片采用一体化设计取代原来的独立焊片,既不容易变形,也不用再使用手动将焊片逐一放入模具再进行注塑,一体化焊片在外部链带的带动下,能够对整卷链带及焊片进行自动化电镀处理,同时注塑底盘的操作也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底盘注塑成型,在底盘内部形成了两个弹簧安装座,分别对应在两个焊片上,焊片从弹簧安装座底部穿过,裸露在安装座内,导电弹簧只需要直接插到弹簧安装座底部就能抵住焊片,不需要再对弹簧和焊片进行焊接,工序变得简单,也避免了由于焊接而产生焊接污染和焊接不牢、焊接不正等不良情况,产品品质得到提供。
(3)底盘外部的两个正极焊脚和两个负极焊脚,均能够接入电源,在其中一个焊脚出现松动或损坏时,另一个焊脚能承担同样的功能,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电讯响器的爆炸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汉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汉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4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