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散热中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5784.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3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高福军;吴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邦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汪任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散热 中冷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散热中冷器,其包括散热管、与散热管一端连通的进气管、与散热管另一端连通的排气管,散热管设有多根且互相平行,进气管顶端设有进气口,排气管顶端设有排气口,进气管与排气管平行设置,散热管与进气管和排气管均垂直,多根散热管均分成两竖排设置,两竖排散热管平行设置,两竖排的散热管互相交错分布,散热管的外壁连接设有若干散热翅片一。由于散热管设置为量竖排,增大了相邻散热管之间的间距,便于散热,且由于两竖排的散热管交错分布,靠近冷风来向一侧的散热管不会阻挡冷风吹向远离冷风来向一侧的散热管,保证所有散热管都能充分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中冷器。
背景技术
汽车增压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压气机对进入进气道的空气进行压缩,空气分子势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为了防止高温气体进入气缸造成不正常燃烧,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均需设有中冷器。使用时,高温气体从压气机排出进入中冷器,汽车内的风扇向中冷器垂直吹出冷风,实现对高温气体的冷却。中冷器使高温气体进入发动机前温度降低至适宜的数值,便于发动机正常工作。
公告号为CN2070046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冷器,包括芯体以及设置于芯体两侧的气室,芯体包括框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多个散热管,相邻散热管之间填充有散热带,气室内形成有腔体,腔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体,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安装有可密封所述气室的排液阀。使用时,导流体可将中冷器内部部分沉积的杂质(如水、油等)导流至气室的底部,打开排液阀,杂质即可通过底部设置的排液口排出,避免了杂质气化后参与发动机的燃烧,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环境。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散热管均设置在同一平面,相邻散热管之间的间距较小,热量从散热管传递出后不容易发散,会影响散热管的散热效果,从而导致中冷器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和高效散热中冷器,具有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散热中冷器,包括散热管、与散热管一端连通的进气管、与散热管另一端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散热管设有多根且互相平行,所述进气管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管顶端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与进气管和排气管均垂直,所述多根散热管均分成两竖排设置,所述两竖排散热管平行设置,所述两竖排的散热管互相交错分布,所述散热管的外壁连接设有若干散热翅片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高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进气管,然后进入散热管中,汽车中的风扇吹出的冷风垂直吹向散热管,对散热管内的高温气体进行冷却。由于设置了散热翅片一,散热管内的热量更容易从散热管内传递出;由于散热管设置为两排,增大了相邻两散热管之间的间距,便于热量从散热管传递出后进行发散;由于两排散热管相互交错设置,靠近冷风来向一侧的散热管不会对冷风进行阻挡,保证每根散热管都能充分散热,高温气体冷却完毕后,进入排气管并从排气口排出中冷器。综上所述,具有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管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散热管面积较大的侧壁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风能直接吹向散热管面积较大的侧壁,从而能提高散热管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翅片一在散热管的四面均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散热管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翅片一与散热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邦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邦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5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铆焊用部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抓取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