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5915.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学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学芹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H02K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针灸器,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连通所述循环筒与灸针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加热的送水机构;所述循环筒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该装置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输出轴和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利用转轮和活动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件往复在循环筒中上下移动,配合逆止阀实现循环泵水功能,将循环筒中加热后的水液泵入加热管中对灸针上部加热,从而使得整个灸针温度提升,而后将冷却后的水液输送至回收桶中,实现水液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器材,具体是一种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而对于针灸中由于灸针温度不可控,因此古人又发明了艾灸,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目前市场上还不具有能够对灸针进行加热,使用具有温度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的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针灸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温针灸器,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连通所述循环筒与灸针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加热的送水机构;所述循环筒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循环筒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加热器和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与电源的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筒下方的旋转组件、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循环筒内壁的密封件、用于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密封件的弹性推送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灸针上部贯穿密封固定在加热管内部,所述加热管通过管组分别连通所述循环筒和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回收桶,所述管组包括一端通过逆止阀连通所述循环筒另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下口的输入管和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上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收桶的输出管,其中,所述回收桶与所述循环筒之间通过一根导管连通,导管上安装有另一逆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的电动机、穿过所述固定件并与之通过轴承安装的输出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输出轴端部的偏心轮,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推送组件包括滑动套合所述循环筒下部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的活动件、套合在所述活动件上并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循环筒底部与所述活动件底部的弹性件、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下方并与所述偏心轮贴合的转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该装置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输出轴和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利用转轮和活动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件往复在循环筒中上下移动,配合逆止阀实现循环泵水功能,将循环筒中加热后的水液泵入加热管中对灸针上部加热,金属材质的灸针传导热效率高,从而使得整个灸针温度提升,而后将冷却后的水液输送至回收桶中,实现水液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温针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温针灸器中弹性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学芹,未经杜学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5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施工用高效隔声降噪复合型声屏障
- 下一篇:一种风机基础及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