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6027.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双喜;罗二舟;揭保如;成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B1/36;E04B1/98;E04H9/02;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贺楠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拆卸 模板 预制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柱通过螺栓和铁垫板与减震支座连接,预制混凝土柱包括免拆卸复合模板、主筋和填充混凝土部分,主筋上等间距绑扎有箍筋,四块免拆卸复合模板扣合在主筋与箍筋构成的矩形笼状钢筋骨架外,免拆卸复合模板内侧面上设有两排矩形方格槽,免拆卸复合模板围成的矩形筒状框架内浇筑有填充混凝土部分,填充混凝土部分设有与柱连接孔对应的螺栓孔,螺栓贯穿连接在柱连接孔与螺栓孔内。本实用新型的将预制混凝土柱与减震支座装配成一体,避免了减震支座受到雨水等不利因素侵蚀的情况;减震支座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减小该柱整体在地震灾害中受到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的建设的效率、环保、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后,装配式建筑便开始进入人们眼帘,随着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会成为主流的施工方式。
尽管装配式建筑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技术以及抗震性方面的局限性,它还无法彻底取代现浇的整体性。其整体性和刚度较弱,抗震冲击能力较差,在地震中还是会出现建筑结构受到严重损伤的现象发生。
且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物构件的吊装工艺,通常先将抗震支座的基础预埋件先置于基础的混凝土中,抗震支座连接在预埋件上之后,再将运输到工地的柱子进行吊装。进行吊装前,如果遇到不利天气,预先安装在基础上的减震支座有可能会受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包括减震支座,所述减震支座包括上防护盖、下防护盖和A形弹片,所述上防护盖的顶部设有柱连接孔,所述A形弹片8顶部设有滚珠凹槽,所述上防护盖和A形弹片之间设有滚珠,所述上防护盖开有3排共计18个螺栓预留孔,用于固定下部的梯型橡胶垫以及连接竖立在上防护盖上方的预制混凝土柱,所述上防护盖边沿处开有第一弹簧挂钩预留孔,所述下防护盖边沿处开有第二弹簧挂钩预留孔,所述梯型橡胶垫两两楔形交错固定,且之间留有空隙,面积更小的上底面与上防护盖和下防护盖之间都留有空隙,所述下防护盖底部设有弹簧限位槽,所述下防护盖开有3排共计12个螺栓预留孔用于固定上部的梯型橡胶垫,所述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还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通过螺栓和铁垫板与减震支座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包括免拆卸复合模板、主筋和填充混凝土部分,所述主筋上等间距绑扎有箍筋,所述主筋与箍筋构成矩形笼状钢筋骨架,四块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扣合在主筋与箍筋构成的矩形笼状钢筋骨架外,围成矩形筒状框架,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内侧面上设有两排矩形方格槽,所述矩形方格槽上下部位均为等间距的横筋,左右部位均为等间距的纵筋,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围成的矩形筒状框架内浇筑有填充混凝土部分,所述填充混凝土部分设有与柱连接孔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螺栓贯穿连接在所述柱连接孔与螺栓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中,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上还设有两排燕尾槽,所述燕尾槽贯穿所述横筋,并位于所述矩形方格槽中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中,两块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扣合处设有相嵌合的锯齿卡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中,所述A形弹片由记忆合金以及第一高强度弹簧制成,所述减震支座还包括第二高强度弹簧,所述第二高强度弹簧的一端与下防护盖上的阻挡部分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A型弹片的下部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高强度弹簧与第一高强度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中,所述梯型橡胶垫为等腰梯形状。
本实用新型这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6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风阻的竞技自行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水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