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6539.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必富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36 | 分类号: | B65B35/36;B65B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管绕管 装袋 自动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二次污染、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而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包括绕管装置及封装装置,绕管装置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以及盘绕机构,上料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起始端,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和设置在输送机上的多个卡管模具组,卡管模具组包括至少一个卡管模具,卡管模具垂直于输送机的输送方向设置;盘绕机构设置于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的侧面;盘绕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绕盘,绕盘的一侧设置有机械爪,机械爪可将盘绕完成的输液管抓取至封装装置处。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用于自动封装输液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向体内输入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的注射液,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是目前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为避免输液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故要求输液过程必须无菌化操作,这意味着从输液器具到医护人员,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无菌化操作规范。因此,输液器具的洁净程度要求会比较高,尤其是储存注射液的包装瓶/袋以及输液管,更是要求从生产到封装整个过程都进行无菌化操作。
由于输液管的长度一般都在2米左右,为便于封装、运输及取用,输液管均经盘绕后密封在消毒后的包装袋内,使用时医护人员打开封装袋取出输液管解开盘绕即可进行使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输液管封装,都是采用人工绕管并装袋的方式,但是这种封装方式中,工作人员与输液管的直接接触次数较多,即使工作人员经过消毒后进入无菌车间工作,也不能完全确保输液管再封装过程中的洁净程度,因而封装后抽检的不合格率较高。
同时,1位工作人员绕管并装袋共耗时8秒左右,按每天稳定工作8小时计算,1位工作人员每天的理想产量是绕管并装袋3600件,而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并不能稳定保障,容易出现错装、漏装或多装等问题。
故此,人工绕管并装袋的方式效率较为低下,且为满足生产量,绕管并装袋的工作人员数量必然需要增加,因而会造成劳动成本较高的问题,不利于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能够避免输液管在绕管及封装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且绕管及封装的效率高,降低输液管的整体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管绕管装袋自动化装置,包括绕管装置及封装装置,所述绕管装置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以及盘绕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起始端,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和设置在所述输送机上的多个卡管模具组,所述卡管模具组包括至少一个卡管模具,所述卡管模具垂直于所述输送机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卡管模具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槽,两所述卡槽之间的间距与输液管的长度相适应;所述盘绕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的侧面;所述盘绕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绕盘,所述绕盘的正面沿所述绕盘的一条直径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定位桩,对称点为所述绕盘的圆心,且沿该直径的两侧旋转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挡板,所述绕盘可绕其圆心转动,所述绕盘的一侧设置有机械爪,所述机械爪可将盘绕完成的输液管抓取至所述封装装置处;所述封装装置包括开袋机构和封口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必富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达必富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6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翼喷射机构
- 下一篇:一种平稳减振与清洁的面皮摊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