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网箱养殖的饵料湿式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9123.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1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1/60;G05D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箱 养殖 饵料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箱养殖的饵料湿式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养殖工船上的混合输送部和设置在养殖平台上的接收处理部以及连接混合输送部和接收处理部的输料软管;所述混合输送部包括进料槽和输送泵,所述进料槽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中设置有饵料堆,所述饵料堆的饵料通过高压水枪的冲击随水流进入进料槽,所述输送泵连接到进料槽进行饵料输送;所述接收处理部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通过进料输送管连接到养殖平台的进料法兰盘。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泵以海水作为运送介质,将饵料和海水的混合流体输送到养殖平台,提高饵料输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养殖平台工人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饵料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箱养殖的饵料湿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鲍鱼养殖,采用养殖平台进行网箱养殖。在鲍鱼养殖或其他网箱养殖贝类的海水养殖管理中,用养殖工船向养殖平台运送饵料就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
常规的方法向养殖平台输送饵料,完全由人工操作完成,采用饵料装筐转运的方式。其作业过程为:
将饵料装筐,每筐饵料60~70Kg。1~2个工人在养殖工船上,将饵料筐抬至船舷;1~2个工人在养殖平台上,从养殖工船的船舷将饵料筐拉到养殖平台,养殖平台上其他的工人将饵料筐抬走卸掉饵料后,将饵料筐带回;平台上的工人将空饵料筐放到养殖平台边沿;养殖工船上的工人将空饵料筐拉到养殖工船上。
人工方式用饵料筐从养殖工船向养殖平台转运饵料。在事前装筐的条件下,转运1筐大约2分钟,平均3分钟(重体力劳动,工人中途需要短暂休息),需要人工6~7人,每小时转运能力在1.5~2.0吨左右。作业工程对风浪有要求,风浪较大时不能作业。
有的养殖工船,使用了机械吊装转运饵料筐,其作业过程为:
1~2个工人将饵料从饵料舱装到饵料筐,并移动到吊机吊臂能达到的范围;1个工人用吊机将饵料筐吊起并转移到养殖平台边沿;1个工人在养殖平台从吊臂上卸下饵料筐,并将空饵料筐挂载到吊臂;2~4工人在养殖平台将从养殖工船吊臂上卸下的饵料筐搬运到储料仓或投喂地点,并将空饵料筐带回。养殖工船上的吊机操作工人回收空饵料筐。
使用吊机,每筐可装饵料60~70Kg,转运1筐大约1分钟,平均2分钟(重体力劳动,工人中途需要短暂休息),需要人工5~7人,每小时转运能力在2.5~3.5吨左右。作业工程对风浪有要求,风浪较大时不能作业。
在风浪较小时,作业比较顺利,相比纯粹的人工转移饵料,效率有所提高,劳动强度有所降低。但两次装卸过程依然是非常繁重的人工体力劳动,总体上劳动强度任然较高。风浪给工人带来的作业风险没有减弱的同时,吊机还带来的额外风险,使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成为难题。
传统方式的鲍鱼养殖平台饵料输送方式,不论是否使用的机械装置,均存在以下不利:
1、养殖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2、风浪使养殖工船摇晃时,作业有风险,且饵料常有掉落海中的情况发生;
3、大型养殖平台的采用,上万网箱所需饵料多达5~10吨,由人工从养殖工船向养殖平台转移饵料已不适应;
4、养殖工船的使用,费效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箱养殖的饵料湿式输送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9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反光牌
- 下一篇:基于网箱养殖的干饵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