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9656.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博涵;邓荣斌;张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回热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接于内管,所述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互不接触的肋片,外管与内管通过肋片固定连接,肋片沿内管外壁的周向和轴向均匀设置,周向上相邻两层的肋片之间相互错开,轴向上相邻两层的肋片之间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回热器结构,采用间断肋式的回热管路结构不仅仅可以增加冷热流体间的换热面积,还可以增强内外套管间的强度,从流动机理上看,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回热器结构对流体的扰动更大,有利于破坏流体边界层的发展和形成,使得外侧流体与肋片、内管外壁的换热效率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热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回热利用技术最常用在大型发电/供热机组中,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技术也逐渐引入到空调机组当中,实现以更少的能耗提供更大的性能。
但是当前有关回热管路的结构研究主要还是以内螺纹管与带分隔支撑结构的这些传统类型为主。因此,提出更新的回热管路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意义。
现有产品尽管成熟度较高,但是由于其结构变化相对单一,需要丰富的结构设计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鉴于传统回热管路的换热性能的提升,往往是从系统本身的角度出发,对管路结构的研究较少,该项研究尚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
传统的加肋回热器,其特征肋往往从管路入口直通至管路出口,这虽然从增加换热面积的角度可以提升换热量,但是由于其外换热腔内空间狭小,流体边界层的存在对于换热的负面影响也更大。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738110B,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偏转翅片两侧偏移展开的套管换热器,提出将肋片切断,部分肋片偏转的方式来减少边界层的影响,但其从对边界层的影响并不强烈;且由于偏转角度小,客观上减少了同流面积使得外腔内流阻增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套接于内管,所述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互不接触的肋片,外管与内管通过肋片固定连接,肋片沿内管外壁的周向和轴向均匀设置,周向上相邻两层的肋片之间相互错开,轴向上相邻两层的肋片之间相互错开。
所述外管、内管和肋片由3D打印机一体化制造。
所述轴向上相邻两个肋片之间的轴向间隙大于单个肋片在轴向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回热器结构,采用间断肋式的回热管路结构不仅仅可以增加冷热流体间的换热面积,还可以增强内外套管间的强度,从流动机理上看,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回热器结构对流体的扰动更大,有利于破坏流体边界层的发展和形成,从根本上破坏边界层并生成强烈的湍流涡,在尽可能保证同流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换热,提升回热管性能,使得外侧流体与肋片、内管外壁的换热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结构主视图。
图中,1是外管,2是内管,3是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9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助力泵总装
- 下一篇:一种可变新风比例的大风量客车空调新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