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无线通讯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3801.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成;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义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池学化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线通讯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线通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通讯的保护装置,包括丝杆,丝杆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支撑组件和防护组件,支撑组件和防护组件相对的面均连接有无线通讯仪器,丝杆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定位环,定位环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车载无线通讯装置结构单一,不具备任何防护功能,导致无线通讯设备无法防止落灰的侵蚀,这些落灰容易透过车载无线通讯设备接口处进入内部,最终造成车载无线通讯设备运行故障,车载无线通讯设备使用寿命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无线通讯的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车载无线通讯的保护装置,属于车载无线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车内智能仪器具备网络,均会在车内放置车载无线通讯设备,但现有车载无线通讯装置结构单一,不具备任何防护功能,导致无线通讯设备无法防止落灰的侵蚀,这些落灰容易透过车载无线通讯设备接口处进入内部,最终造成车载无线通讯设备运行故障,车载无线通讯设备使用寿命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车载无线通讯的保护装置,达到能够防止落灰对车载无线通讯运行造成故障,有效的对车载无线通讯设备提供保护,提升无线通讯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车载无线通讯的保护装置,包括丝杆,丝杆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支撑组件和防护组件,支撑组件和防护组件相对的面均连接有无线通讯仪器,丝杆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定位环,定位环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盖。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弹簧、滑块一、橡胶垫一和衔接板材,滑块一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连接,两侧的滑块一相对的面分别与衔接板材的两侧连接,衔接板材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连接有橡胶垫一。
优选的,所述弹簧连接在丝杆的外壁,丝杆的外壁与滑块一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螺钉、橡胶垫二、方型框架、滑块二、定位板材、定位栓和盖板,橡胶垫二的外表面连接在方型框架的内部,橡胶垫二和方型框架的内壁均与螺钉的外表面连接,方型框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定位板材相对的面连接,定位板材的内壁与定位栓的外表面连接,定位栓在远离定位板材的一端与盖板的内壁连接,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滑块二相对的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二在远离盖板的一端与丝杆的外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仪器的顶端与橡胶垫二的内表面连接,无线通讯仪器的底端与橡胶垫一的内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衔接板材两侧的滑块一与支撑板顶部的丝杆对接,因丝杆的外壁分别与滑块一和滑块二的内壁活动连接,作业人员可依次的将衔接板材和盖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但在衔接板材完成装配后,因衔接板材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橡胶垫一,随即将无线通讯仪器底端插入橡胶垫一内,随后便可盖板安装在支撑板上,滑块二沿着丝杆下滑,盖板的底端内部便会因滑动与无线通讯仪器的顶部接触,盖板对无线通讯仪器起到防尘的作用,达到能够防止落灰对车载无线通讯运行造成故障,有效的对车载无线通讯设备提供保护,提升无线通讯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橡胶垫二的外表面贴敷在方型框架的内部,橡胶垫二和方型框架的内壁均与螺钉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促使无线通讯仪器放置在衔接板材和方型框架内部时处于固定状态,不会随着汽车的运动产生晃动,随后将螺纹杆与定位环对接,可防止该装置在非人物基础下发生分解,盖板在受到压力时,滑块一和滑块二沿着丝杆外部下滑,弹簧能够对盖板受到的力进行缓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对无线通讯仪器起到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义,未经陈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3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