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片提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5581.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彧暄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彧暄 |
主分类号: | A47J45/10 | 分类号: | A47J4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片提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烹饪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蒸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拉杆,所述外拉杆的杆体内部中空成孔,所述成孔分为上通孔和下通孔,其中所述下通孔的底端贯通于所述外拉杆的杆体外壁;在所述上通孔内设置有内拉杆,在所述下通孔内设置有伸缩曲杆,所述内拉杆的底端通过锥形端头与所述伸缩曲杆相连接,所述内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施力装置,在所述施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内拉杆在所述上通孔内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曲杆从所述下通孔伸出至所述外拉杆之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整体性强,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功能明确、设计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烹饪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蒸片提拉装置。
背景技术
餐饮、日创居家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从蒸锅中取出蒸片。蒸片中多开具有孔隙等透气装置,现有操作人员,往往采用将筷子等插入蒸片孔隙中,进而施加向上的力,将蒸片取出蒸锅,或者采用将手指伸入中心圆孔向上提拉,达到将蒸片取出蒸锅的目的。在现有操作过程中,存在筷子突然折断、手指被烫伤且不卫生等隐患。因此,可保证操作人员在进行餐饮服务工作过程中,方便快捷及安全、卫生的从蒸锅中取出蒸片的提拉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蒸片提拉装置,通过操作驱动伸缩曲杆的伸出,实现了安全、快捷地将蒸片从蒸锅中取出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蒸片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拉杆,所述外拉杆的杆体内部中空成孔,所述成孔分为上通孔和下通孔,其中所述下通孔的底端贯通于所述外拉杆的杆体外壁;在所述上通孔内设置有内拉杆,在所述下通孔内设置有伸缩曲杆,所述内拉杆的底端通过锥形端头与所述伸缩曲杆相连接,所述内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施力装置,在所述施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内拉杆在所述上通孔内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曲杆从所述下通孔伸出至所述外拉杆之外。
所述施力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内拉杆上方的传力板、提拉板、主移板以及提手,其中,所述提拉板位于所述传力板的上方两者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固定,所述主移板位于所述提拉板的上方,所述提手位于所述主移板的上方,所述传力板与所述内拉杆连接固定。
所述锥形端头的缩小端可卡接于所述上通孔中,所述锥形端头的扩大端位于所述下通孔中。
所述内拉杆的四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提拉板与所述主移板之间以对所述内拉杆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所述限位板内与所述内拉杆之间构成螺纹配合,实现对所述限位板在所述内拉杆上的位置调整。
所述下通孔以所述上通孔为中心呈散射状均匀布置,每个所述下通孔内均布置有所述伸缩曲杆,所述伸缩曲杆均与所述内拉杆的底端通过所述锥形端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整体性强,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功能明确、设计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13分别表示为:外拉杆1、上通孔2、下通孔3、内拉杆4、锥形端头5、伸缩曲杆6、传力板7、提拉板8、主移板9、提手10、弹性体11、限位板12、内螺纹13。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片提拉装置,包括外拉杆1、上通孔2、下通孔3、内拉杆4、锥形端头5、伸缩曲杆6、传力板7、提拉板8、主移板9、提手10、弹性体11、限位板12、内螺纹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彧暄,未经肖彧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5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尿素罐盖
- 下一篇:一种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