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层门地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5629.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晖;杨光;邓国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秦佩 |
地址: | 40236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部件,提供了一种新型层门地坎结构,包括层门地坎和地坎托架,层门地坎具有地坎槽,地坎槽内设置有毛刷,层门地坎和地坎托架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二漏灰孔,还包括灰尘收集装置,灰尘收集装置包括:顶部敞口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位于第二漏灰孔下方,第一壳体内设置有一插孔;顶部敞口设置的收集盒,收集盒位于第一壳体内;以及沿纵向设置的手柄,手柄的下端与收集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底部可插入到插孔中,手柄在插孔中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层门地坎的上表面开有可让收集盒和手柄通过的取灰口,取灰口处设置有可开闭的盖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让维保人员定期取走从漏灰孔排走的灰尘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层门地坎结构。
背景技术
层门地坎和层门连接的地坎槽内,时间一长,容易堆积灰尘和杂物,从而造成层门无法正常关闭,通常需要维保人员按周期清理地坎槽内的积尘及异物,费时费力,且不容易被清除。
授权公告号为CN20815075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用自清洁轿厢地坎装置,通过吹风的方式将地坎槽内的灰尘和杂物吹走,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清洁过程中扬尘多,且对于小石块等杂物的清理效果差。
授权公告号为CN20475183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地坎滑槽自动清理装置,通过毛刷清理地坎槽内的灰尘,并通过漏灰孔将灰尘排走。这种清灰方式,避免了扬尘问题,且清理效果较好。但是从漏灰孔中排走的灰尘是如何排走的,该专利并未提出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层门地坎结构,以使维保人员能将从漏灰孔中排走的灰尘取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层门地坎结构,包括层门地坎和地坎托架,所述层门地坎具有地坎槽,所述地坎槽内设置有与层门固定连接的毛刷,所述层门地坎和所述地坎托架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漏灰孔和第二漏灰孔,还包括灰尘收集装置,所述灰尘收集装置包括:
顶部敞口设置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漏灰孔下方,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一插孔;
顶部敞口设置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以及
沿纵向设置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下端与所述收集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的底部可插入到所述插孔中,所述手柄在所述插孔中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层门地坎的上表面开有可让所述收集盒和所述手柄通过的取灰口,所述取灰口处设置有可开闭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收集盒的另一端进行支撑的支撑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收集盒保持在所述第二漏灰孔的正下方的保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敞口设置;
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磁铁,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的敞口、并露出于所述第二壳体外,另一端保持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磁铁与所述收集盒可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磁铁的所述另一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坎托架的底部设置灰尘收集装置,从漏灰孔中排出的灰尘通过排灰槽落入到收集盒内,维保人员可以方便地取走集满灰尘的收集盒,并将空的收集盒放回原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56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理碎屑的义齿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户外取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