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余隙正畸托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7532.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植文炳;杨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7/14 | 分类号: | A61C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余隙正畸托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余隙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托槽体包括底板及基座,基座在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上限位翼和下限位翼,基座远离底板的一侧在上限位翼和下限位翼之间开设有用于放置矫治弓丝的弓丝槽沟,基座开设有与弓丝槽沟垂直连通的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抵紧块,基座、底板共同贯通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抵紧块插接的具有弹性的限位杆,限位杆的轴线与抵紧块的滑动方向存在夹角,抵紧块一端伸入弓丝槽沟且与弓丝槽沟较远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弓丝槽沟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块使矫治弓丝与弓丝沟槽之间间隙缩小,使矫治弓丝与弓丝沟槽抵紧,进而提高了矫治弓丝在矫治过程中的转矩和矫治力表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畸托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除余隙正畸托槽。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在临床上使用矫治器开展口腔牙齿正畸治疗时,把托槽粘接在牙面上,矫治弓丝通过托槽上的弓丝槽沟,使用钢丝或橡胶圈将矫治弓丝结扎于托槽的槽沟内,矫治弓丝的作用力带动托槽对牙齿施力,从而达到口腔牙齿正畸的效果。
由于在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系列尺寸的矫治弓丝,通常是截面尺寸从小到大,从圆形截面到方形截面,所以托槽体在制造过程中会将弓丝槽沟尺寸设置较大,满足使最粗的方形矫治弓丝也能安装进弓丝槽沟内。在矫治后期阶段使用矫治弓丝尺寸偏小时,矫治弓丝放入弓丝槽沟内时会与弓丝槽沟两侧面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得矫治弓丝无法与弓丝槽沟抵紧或在弓丝槽沟内发生扭转,使得矫治过程中所需要的转矩与轴倾角无法得到完全表达,从而对牙齿的正畸治疗产生影响,最后没有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现有的一种托槽体采用异形弓丝,通过异形弓丝与托槽体的异形主槽沟紧密匹配达到卡紧异形弓丝的作用,使异形弓丝不会在主槽沟内随意移动,但随着牙齿的逐渐移位,矫治弓丝需要与托槽本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异形弓丝紧密卡接的方式会影响弓丝对矫治力和转矩的表达,影响矫正效果。
现有的一种正畸托槽采用可滑动的活动顶块和弹性销轴配合,通过与弓丝槽沟水平的弹性销轴对活动顶块施加持续的压力,使活动顶块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的同时也能对矫治弓丝施加持续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托槽与矫治弓丝直接的扭矩的表达。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方案中弹性销轴与托槽体插接配合,但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吃饭、刷牙等动作会对托槽施加外力,使得弹性销轴易与托槽体分离,存在造成使用者误服、影响矫治弓丝扭矩表达、降低矫正效果等问题,因此还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余隙正畸托槽,具有将矫治弓丝与弓丝槽沟抵紧的功能,提高矫治弓丝在矫治过程中的转矩和矫治力表达的效果,并且限位杆、抵紧块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消除余隙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所述托槽体包括相互固定的底板及基座,所述基座在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上限位翼和下限位翼,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在所述上限位翼和下限位翼之间开设有用于放置矫治弓丝的弓丝槽沟,所述基座开设有与所述弓丝槽沟垂直连通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抵紧块,所述基座、底板共同贯通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抵紧块插接的具有弹性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轴线与所述抵紧块的滑动方向存在夹角,所述抵紧块一端伸入所述弓丝槽沟且与弓丝槽沟较远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弓丝槽沟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7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缆绳自动切割器
- 下一篇:一种壁挂式燃气管道安装管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