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增强中空缠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8020.6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阮洪良;严绍彬;邵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阮氏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吴胜平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中空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增强中空缠绕管,包括第一方管和连接胶,其中,所述第一方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方管经螺旋缠绕并经所述连接胶粘合为一体,形成缠绕管管材。由于第一方管内具有第一加强肋,可使第一方管获得较多的支撑点,从而提高承压能力,即提高环刚度。且由于第一加强肋的存在,可使第一方管的宽度变大,挤出量变大,生产速度得到提高,同时粘胶螺旋距离变大,减少粘胶用量,大大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缠绕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增强中空缠绕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常用中空壁缠绕管采用挤出机挤出物料至机头和口模,经口模的尺寸调换做各种规格的缠绕方管10,冷却成形后进入缠绕机进行缠绕,由粘胶挤出机把粘胶20挤出至两方管间粘结,再次冷却即产品成型。常用机头模具口模处挤出形状为“口“字形,缠绕机缠绕时,粘胶挤出机将粘胶20挤在两方管10间,由压轮将粘胶20与方管10压平。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方管的尺寸宽度较窄,生产速度慢,且导致胶的螺旋距离较近,粘胶用量大,制造成本高。由于为口字行,方管的宽度和厚度各自相对较宽,影响手感和环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中空缠绕管的至少一个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增强中空缠绕管。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增强中空缠绕管,包括第一方管和连接胶,其中,所述第一方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方管经螺旋缠绕并经所述连接胶粘合为一体,形成缠绕管管材。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肋将所述第一方管内的管孔分隔成至少两个子管孔;
至少两个所述子管孔沿所述内增强中空缠绕管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肋为两个,均布于所述第一方管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加强肋一体挤出成型。
可选地,所述内增强中空缠绕管还包括第二方管,所述第二方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方管的一侧,且同步进行螺旋缠绕,在经螺旋缠绕后,所述第一方管的管段和所述第二方管的管段沿所述内增强中空缠绕管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方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肋。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管内的管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方管内的管孔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二方管内的管孔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第一方管内的管孔的横截面积的2/5至3/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第一方管内具有第一加强肋,可使第一方管获得较多的支撑点,从而提高承压能力,即提高环刚度。且由于第一加强肋的存在,可使第一方管的宽度变大,挤出量变大,生产速度得到提高,同时粘胶螺旋距离变大,减少粘胶用量,大大减少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方管和现有方管也可结合使用,以满足多种要求的中空缠绕管。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中空壁缠绕管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增强中空缠绕管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内增强中空缠绕管中第一方管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增强中空缠绕管的示意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阮氏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阮氏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8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自动化上下料加工用小型数控机床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