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FRP骨架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海砂纤维再生砼组合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8356.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0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兴;彭桂瀚;林一庚;康红梅;郑守铭;陈为文;刘巍;宋茅镇;郑桂敏;林亚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frp 骨架 中空 夹层 不锈钢管 纤维 再生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FRP骨架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海砂纤维再生砼组合柱,包括外层钢管和位于外层钢管中心的中空内层钢管,所述外层钢管和内层钢管之间填充有海水海砂纤维再生混凝土,所述海水海砂纤维再生混凝土中埋设有包围在内层钢管外围的FRP骨架,FRP骨架沿内层钢管轴向延伸分布。本实用新型内置FRP骨架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海砂纤维再生砼组合柱在满足工程所需的结构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消纳建筑废物,同时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降低河砂开挖和使用量,节省工程成本,实现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好;耐腐蚀性好,能延长结构服役寿命;各个构件均为预制完成,现场组合使用,施工简便,无需模板,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FRP骨架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海砂纤维再生砼组合柱。
背景技术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对海上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世界范围内混凝土的产量达到250亿吨,如此巨大的消耗量必然会导致淡水、河砂以及天然粗骨料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必然造成资源价格和运费上涨。基于沿海地区及海岛建设的工程背景,如果从内陆地区远运河砂,极大地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如能就地取材,直接使用海水和原状海砂,势必对沿海地区以及海岛工程建设,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重大意义。然而海水和海砂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主要为氯离子和贝壳类)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腐蚀问题,影响结构使用寿命。
2015年中国建筑废物产生量超过35亿吨,而综合利用率却低于5%。将建筑废物破碎加工成再生粗骨料并运用到混凝土生产中,被视为解决建筑废物处理难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再生骨料具有空隙率高、吸水率大和强度低等特征,在工程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主要用于道路工程中,在建筑工程和桥隧工程中应用非常少。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自身存在压碎指标高、骨料硬度低、孔隙率大等不足,根据已有研究可知再生混凝土破坏主要发生在再生粗骨料的新旧水泥石之间的界面和原状碎石被裂缝贯穿。而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优越的增强、增韧、阻裂作用,掺入一定量的纤维增强水泥石之间的联系,能够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抑制混凝土开裂从而提髙其延性。
随着海洋及港口工程的发展,在不良外部介质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锈蚀导致的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下降问题愈发受到重视。FRP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等特点,已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恶劣工程环境中的腐蚀问题提供--种良好的思路。然而纯FRP结构同时也存在初次投入大、刚度低和强度利用率低等缺点,所以亟需一种将FRP材料与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利用FRP材料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的新结构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可节约建筑成本的内置FRP骨架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海砂纤维再生砼组合柱,提高整体刚度,增强抗弯能力,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内置FRP骨架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海砂纤维再生砼组合柱,包括外层钢管和位于外层钢管中心的中空内层钢管,所述外层钢管和内层钢管之间填充有海水海砂纤维再生混凝土,所述海水海砂纤维再生混凝土中埋设有包围在内层钢管外围的FRP骨架,FRP骨架沿内层钢管轴向延伸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FRP骨架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FRP骨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四根竖向FRP型材,竖向FRP型材长度方向与内层钢管或外层钢管的轴心线平行,相邻两竖向FRP型材之间连接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横向FRP型材。
进一步的,每组横向FRP型材含有两个横向FRP型材并且位于两端竖向FRP型材对应连接部的内、外两侧,同组的两竖向FRP型材的端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竖向FRP型材的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8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倍速链条张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包装膜母粒用储存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