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穿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8853.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9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魏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穿戴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装置,其包括带体、卡扣机构和显示本体,带体的一端具有容置槽,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穿孔,第二侧壁上设置有让位槽;卡扣机构设置于容置槽,并且包括两个卡扣件和推动件,两个卡扣件相互连接,每个卡扣件具有连动端和卡扣端,两个连动端朝向所述穿孔,两个卡扣端远离第一侧壁,推动件设置于穿孔,两个连动端抵接于推动件;显示本体的一端具有固定插件,固定插件具有缺口,缺口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卡扣槽。通过固定插件与卡扣机构连接而使带体组装于显示本体,通过推动件解除带体和显示本体的锁定状态,达到容易组装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装置(如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通常具有显示本体和带体,智能手表通常于显示本体上设置有生耳卡扣结构,带体的一端设置于生耳上,带体通过生耳固定于显示本体的生耳卡扣结构上,但生耳不易组装于生耳卡扣结构或从生耳卡扣结构卸下,经多次组装后容易导致智能手表损坏。此外,通过生耳组装的显示本体与带体之间具有间隙,影响外观的美观性。另外智能手环的显示本体上设置有卡扣,带体设置有卡槽,显示本体的卡扣设置于带体的卡槽,卡扣与卡槽之间产生干涉使带体固定于显示本体上,经多次组装后卡扣与卡槽之间相互磨损,卡扣容易从卡槽松脱,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装置,解决目前智能穿戴装置的组装和拆卸方式困难,或者经多次组装后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装置,其包括:带体,其一端具有容置槽,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穿孔,第二侧壁上设置有让位槽;卡扣机构,设置于容置槽,并且包括两个卡扣件和推动件,两个卡扣件相互连接,每个卡扣件具有连动端和卡扣端,两个连动端朝向穿孔,两个卡扣端远离所述第一侧壁,推动件设置于穿孔,两个连动端抵接于推动件;显示本体,其一端具有固定插件,固定插件具有缺口,缺口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卡扣槽;其中固定插件插入容置槽时,两个卡扣件位于缺口中,两个卡扣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卡扣槽,使显示本体与带体之间呈锁定状态;推动件带动两个连动端,两个卡扣件相互转动,两个卡扣端进入让位槽,使显示本体与带体之间呈解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于带体上设置卡扣机构及于显示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插件,固定插件与卡扣机构连接而使带体组装于显示本体,达到容易组装,另外通过推动件解除带体和显示本体的锁定状态,达到容易拆卸。固定插件与卡扣机构之间为非干涉连接,避免固定插件与卡扣机构之间相互磨损,维持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效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另一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卡扣机构的分解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B区域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8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