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0481.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张皆科;黄祥强;黄相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9/045;E02D31/02;E02D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建筑 底板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设于预制管内的托盘;穿设固定于托盘且凸伸出预制管顶面的集水管;填设于预制管内且位于托盘上的填芯结构,填芯结构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涂覆于填芯结构顶面和预制管顶部侧面的防水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托盘将集水管竖向插设固定于预制桩内,通过集水管先排除地下的积水,防水积水过多上涌而造成渗漏。然后分两次浇筑预制管内的填芯混凝土,两层混凝土之间采用渗透结晶干粉进行吸水防水。接着再在预制桩顶面进行防水保护结构的施工。多层防水,增强防水效果,防止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需要和地基连接在一起以保证牢固。一般通过打桩把管桩和地基连接起来,通过向管桩内填芯从而将管桩和建筑物连接起来,实现建筑物和地基连接。按规定预制管桩的钢筋凸伸出桩顶,桩头和钢筋伸进上部底板内形成坚固的抗地震体系。由于底板和桩头不是整体浇筑,垫层下土壤的密实度不同,不可避免的会在底板和桩头连接处产生缝隙,基坑地下水位高,桩头易渗水。
传统的桩头防水做法是采用防水卷材直接铺设到桩头侧面,然后用密封膏在卷材和桩头交接处密封,并在防水卷材上方及抗拔桩头覆盖水泥砂浆防水层。但是,仅通过封堵进行防水,基坑地下水难以排出,容易上涌造成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封堵进行防水,基坑地下水难以排出,容易上涌造成渗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
水平设于预制管内的托盘;
穿设固定于所述托盘且凸伸出所述预制管顶面的集水管;
填设于所述预制管内且位于所述托盘上的填芯结构,所述填芯结构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以及
涂覆于所述填芯结构顶面和所述预制管顶部侧面的防水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托盘将集水管竖向插设固定于预制桩内,通过集水管先排除地下的积水,防水积水过多上涌而造成渗漏。然后分两次浇筑预制管内的填芯混凝土,两层混凝土之间采用渗透结晶干粉进行吸水防水。接着再在预制桩顶面进行防水保护结构的施工。多层防水,增强防水效果,防止渗漏。
本实用新型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芯结构包括:
立设于所述托盘上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顶部凸伸出所述预制管的顶面;
浇筑于所述预制管内且设于所述托盘上的第一填芯混凝土,所述第一填芯混凝土的顶面低于预制管的顶面;
铺设于所述第一填芯混凝土顶面的渗透结晶干粉层;以及
浇筑于所述预制管内且设于所述渗透结晶干粉层上的第二填芯混凝土,所述第二填芯混凝土的顶面位于待浇筑的建筑楼板内。
本实用新型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包括:
涂刷于所述第二填芯混凝土顶面和周侧面的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延伸至铺设于所述第二填芯混凝土周边的基底土层上;
涂刷于所述防水涂料层上的水性聚氨酯层;以及
涂刷于所述水性聚氨酯层上的水泥砂浆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预制管桩和建筑底板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0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曲张治疗梯
- 下一篇:一种利用骨灰制备人工钻石的骨灰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