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圆整度的电缆导体并线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0802.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川;何亚忠;刘培镇;刘晓东;张怡;刘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林玉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整 电缆 导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圆整度的电缆导体并线模,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的第一接触面位于其第一半模孔的外周,第一接触面设有第一卡接部,下模的第二接触面位于其第二半模孔的外周,第二接触面朝向第一接触面设置,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卡接时,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贴合,下模的第二半模孔与上模的第一半模孔对接形成用于绞合多根导体单丝以形成电缆导体的完整模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线模,能够使上模和下模相互约束,以防止上模下模发生相对移动而出现错位的情况,从而能够解决因上下模容易发生错位而导致绞合后的电缆导体的圆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进而可确保电缆导体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导体绞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圆整度的电缆导体并线模。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其导电线芯通常采取多根导体单丝绞合而成。在电缆导体绞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并线模具对导体单丝进行限位以保证绞合作用稳定,并促进导体单丝压紧和定型。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并线模通常是由两个半圆模具对接形成,其上模、下模的接触面通常为一平面,因此,在电缆导体绞制过程中,上模、下模容易发生错位,导致模孔变形,从而容易导致绞合后的导电线芯的圆整度偏差较大,影响导电线芯的质量,进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圆整度的电缆导体并线模,能够解决因上下模容易发生错位而导致绞合后的电缆导体的圆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圆整度的电缆导体并线模,包括:
上模,其为长条柱状,所述上模设有第一半模孔,且所述上模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一半模孔的外周,且所述第一接触面设有第一卡接部;以及
下模,其为长条柱状,所述下模设有第二半模孔,且所述下模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二半模孔的外周,所述第二接触面朝向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时,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所述第二半模孔与所述第一半模孔对接形成用于绞合多根导体单丝以形成电缆导体的完整模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均包括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卡接部自所述上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卡接部自所述下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由所述第一接触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的凸条;或者,第一卡接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凸条,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由所述第二接触面向下凹陷形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并线模还包括两固定夹具,两所述固定夹具分别夹设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具包括上夹具部分和下夹具部分,所述上夹具部分设有上固定孔,且所述上夹具部分具有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位于所述上固定孔的外周,所述下夹具部分设有下固定孔,且所述下夹具部分具有第四接触面,所述第四接触面位于所述下固定孔的外周,所述第四接触面朝向所述第三接触面设置,所述第四接触面与所述第三接触面贴合时,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上固定孔内,所述下模位于所述下固定孔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夹具部分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下夹具部分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一侧位于所述上模的同一侧,所述第四侧与所述第二侧位于所述上模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三侧设有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
所述第二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四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0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库用供水量计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工程夜间抢修的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