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玻璃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0825.4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程鸿飞;卢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5 | 分类号: | G02F1/155;G02F1/1523;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尚伟净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玻璃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致变色玻璃和电子设备。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电致变色功能层,电致变色功能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位于电致变色功能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位于第二电极层远离电致变色功能层的一侧;以及封装结构,封装结构将电致变色功能层密封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二电极层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自电致变色功能层垂直于第一基板的侧壁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上。由此,该电致变色玻璃具有便于设置连接端子,封装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电致变色玻璃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的极性和强度变化作用下,材料发生可逆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材料的颜色可以发生可逆的稳定的变化。利用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可实现可控、可逆的颜色转换,被广泛应用于玻璃等建筑材料、汽车后视镜等电子设备中。
然而,目前的电致变色玻璃和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的电致变色玻璃通常由两个电极层,以及夹设在两个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和离子存储层构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存储层的离子经由离子传导层进入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或是离子的嵌入/脱出而实现变色。两个电极层之间施加和令电致变色材料发生变色的反向电场,离子会离开电致变色层经由离子传导层回到离子存储层从而实现褪色。然而通常的电致变色材料是对水氧敏感的材料,因此电致变色器件需要采用封框胶等结构进行密封并且需要预留可向两个电极层施加电压的导线或是连接端子,从而导致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普遍较为复杂。
有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玻璃。该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电致变色功能层,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的一侧;以及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将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密封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侧壁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上。由此,该电致变色玻璃具有便于设置连接端子,封装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具体地,所述电致变色功能层包括:电致变色材料层,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设置;离子传输层,所述离子传输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离子存储层,所述离子存储层位于所述离子传输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相接触。由此可提高该电致变色玻璃的电致变色效果。
具体地,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包括无机金属氧化物;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厚度为100-800nm。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该电致变色玻璃的电致变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0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