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3464.9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玺;魏云鹏;张营;万鑫;齐大田;崔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明矿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9/06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05 | 代理人: | 靳万清 |
地址: | 1127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车 尾绳堆绳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井筒内具有绞车尾绳,井筒底部具有老坑,绞车尾绳的底部位于老坑的正上方,在老坑内固装有左、右两根支撑立柱,左、右两根支撑立柱的顶端分别固装有左、右跑偏传感器,左、右跑偏传感器的传感杆之间连有水平的导体横梁,导体横梁位于绞车尾绳底部的正下方,其中一个跑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缆与设置在副井外的声光报警器相连。所述的导体横梁位于绞车尾绳底部的距离为1米。本实用新型不受老坑淋水影响,仅依据尾绳堆绳状况即可以准确发出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副井提升机担负着矿井提升人员、物料的重要任务,是连接井上、井下生产系统的枢纽,常被称为矿井生产的咽喉,是矿山最重要的关键设备之一。对提升机来说,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尾绳堆绳会对绞车的安全运行埋下重大隐患。
提升机的尾绳起到平衡负荷、改善提升机的受力情况并减小张力差的作用,从而保证提升机的安全运行,提高提升机的运行寿命。副井绞车原有堆绳报警为尾绳接地报警,由于副井下老坑长年淋水,且环境极其恶劣,经常造成误报信号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发出报警信号的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井筒内具有绞车尾绳,井筒底部具有老坑,绞车尾绳的底部位于老坑的正上方,在老坑内固装有左、右两根支撑立柱,左、右两根支撑立柱的顶端分别固装有左、右跑偏传感器,左、右跑偏传感器的传感杆之间连有水平的导体横梁,导体横梁位于绞车尾绳底部的正下方,其中一个跑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缆与设置在副井外的声光报警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导体横梁位于绞车尾绳底部的距离为1米。
采用上述结构的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当出现尾绳存绳情况时,尾绳压在导体横梁上,信号由所述的跑偏传感器传至设置在副井外的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传点人员及时停车,实现提升安全。本实用新型不受老坑淋水影响,仅依据尾绳堆绳状况即可以准确发出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副井绞车尾绳堆绳报警系统,主、副井都具有井筒,井筒1内具有绞车尾绳2,绞车尾绳为钢丝绳,井筒底部具有老坑3,绞车尾绳2的底部位于老坑3的正上方,在老坑3内固装有左、右两根支撑立柱4、5,左、右两根支撑立柱的顶端分别固装有左、右跑偏传感器6、7,跑偏传感器可以选择GEJ20矿用跑偏传感器,左、右跑偏传感器6、7的传感杆之间连有水平的导体横梁8,导体横梁8位于绞车尾绳2底部的正下方,其中一个跑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缆9与设置在副井外的声光报警器10相连。所述的导体横梁8位于绞车尾绳2底部的距离为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明矿,未经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明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3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码器支架、光电式编码器及电机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