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量可调的食用菌棒补水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3617.X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新;雒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建新 |
主分类号: | A01G18/69 | 分类号: | A01G18/69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8318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量 可调 食用菌 棒补水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真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出水量可调的食用菌棒补水针。该补水针具有圆管状内外双层结构,每层补水针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出水孔,内外层的出水孔的孔距和孔径均相同。内外层可旋转,补水针的有效出水孔是内外层出水孔的叠加结果,因此可以实现出水孔眼大小的无极调节,即最大出水孔眼为圆形出水孔本身,最小出水孔眼可调至零。内外双层结构之间通过橡胶密封环实现密封。该补水针的一端是尖端形状,另一端可连接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补水针能够灵活调整出水孔眼的大小,可以在食用真菌栽培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单位时间的出水量,易于实现食用真菌栽培中补水过程的精益控制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调孔眼大小的食用菌棒补水针。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2010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已达2000万吨,占世界70%[1]。人工栽培食用菌一般生长在菌棒中,食用菌棒填充各类有机质(如棉籽壳、玉米芯、豆秸、麦麸、玉米面、米糠等)等培养料,在食用菌棒的开口处接种菌块,然后将菌棒码置于菌棒架之上。在食用菌出菇过程中,通常采用针式注水法为食用菌棒进行注水,为食用菌棒内的培养基补充充足的水分。由于食用菌栽培现场的复杂性,栽培室中不同食用菌棒的所需补水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目前使用的食用菌棒补水针或医用针管的出水孔均固定大小,在注射过程中无法调整单位时间的补水量,因此不易对不同的食用菌棒实现差异化补水,无法实现食用真菌栽培中补水过程的精益控制和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双层结构设计实现了食用菌菌棒补水针的出水孔眼大小可调。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水量可调的食用菌棒补水针,该补水针至少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均管状结构且可相对转动,每层管状结构上设置相同分布的多个出水孔,调节外层与内层的相对位置以调节出水孔的出水量。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还设置橡胶密封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该补水针的一端为针型结构,其另一端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水管网线上的阀门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连接部采用螺纹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还设置紧固结构,该紧固结构用于将内层和外层紧固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紧固结构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紧固结构为设置在内层和外层外部的扳手紧固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出水孔为圆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内层和外层上出水孔的孔距和孔径均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该补水针预埋在食用菌棒中。
上构思述设计的食用菌棒补水针具有圆管状内外双层结构,每层补水针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出水孔,内外层的出水孔的孔距和孔径均相同。内外层可旋转,补水针的有效出水孔是内外层出水孔的叠加结果,因此可以实现出水孔眼大小的无极调节,即最大出水孔眼为圆形出水孔本身,最小出水孔眼可调至零。内外双层结构之间通过橡胶密封环实现密封。该补水针的一端是尖端形状,另一端可连接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建新,未经陆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3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笼堡垒组合玩具
- 下一篇:一种防水涂料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