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制造的立式水轮机活动导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4009.0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旭明;凌成震;庄文进;金小锋;马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8 | 分类号: | F03B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5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制造 立式 水轮机 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制造的立式水轮机活动导叶,包括瓣体、设置在瓣体上、下两端的轴头,所述瓣体包括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上下两端的封口板,第一、第二翼板以及上下两端的封口板拼接合围形成空腔,第一、第二翼板以及上下两端的封口板在拼接处焊接,第一翼板表面设有若干贯穿第二翼板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插设有连接销,连接销的两端分别低于第一、第二翼板表面,从而在连接通孔的两端形成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内设有焊接块,连接销的端部通过焊接块与焊接槽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可方便加工制造,同时显著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制造的立式水轮机活动导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绿色能源的水力发电正在大力发展,在水力发电领域,水轮机组是关键的部分,其通常包括定子、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转子的下部为转轮,当水库的水位差形成的水流带动转子转动时,即可生成电能。为了便于将水的势能转换为转子的动能,通常,水轮机组包括一个弯曲成圆形的管道构成的蜗壳,当水流进入蜗壳内后即可形成高速的环流。环流经过座环上的固定导叶分流后进入到可转动的活动导叶,通过调节活动导叶的开度调节冲击转轮的水流量。现有的活动导叶通常包括瓣体、连接在瓣体上端的上轴颈、连接在瓣体下端的下轴颈,从而使活动导叶可以上轴颈、下轴颈为轴线转动。由于活动导叶的外形尺寸大、重量重,因此人们通常是通过铸造、锻造等工艺加工制造活动导叶。
但是现有的活动导叶加工工艺存在如下缺陷:首先,铸造成型的活动导叶内部易产生缩孔、疏松、裂纹等铸造缺陷,质量不稳定,且修复困难,废品率高。特别是,随着大型、巨型立式水轮机组的开发制造,活动导叶的尺寸和重量明显增大,活动导叶的铸造工艺方案更加复杂,铸造难度加大、质量更加不易保证。对于锻造成型的活动导叶而言,则存在重量重、材料成本高,需要采用大型锻压机才能制造成型、因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轮机活动导叶所存在的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制造的立式水轮机活动导叶,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可方便加工制造,同时显著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制造的立式水轮机活动导叶,包括瓣体、设置在瓣体上、下两端的轴头,所述瓣体包括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上下两端的封口板,第一、第二翼板以及上下两端的封口板拼接合围形成空腔,第一、第二翼板以及上下两端的封口板在拼接处焊接,第一翼板表面设有若干贯穿第二翼板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插设有连接销,连接销的两端分别低于第一、第二翼板表面,从而在连接通孔的两端形成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内设有焊接块,连接销的端部通过焊接块与焊接槽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导叶中的板体采用拼接式结构,具体由两侧的第一、第二翼板、上下两端的封口板焊接构成,从而在版体内围出一个柱形的空腔,既可大大地减轻重量,降低材料成本,又便于通过焊接工艺制造成型,从而避免采用复杂的铸造工艺,以有利于提高质量稳定性,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我们知道,焊接本身是一种现有技术,但是,对于大型水轮机组的活动导叶而言,其外形尺寸大,重量重,当采用拼接结构时,其强度会受到限制。为此,本实用新型在版踢的空腔内部设置若干连接销,连接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第二翼板的连接通孔内,并焊接成一体,从而可显著地提升瓣体的抗压强度,并有利于降低第一、第二翼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4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