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光纤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5141.3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8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蔡易平;文霞;陈烨;杨光玲;汤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04 | 分类号: | G02B6/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光纤 阵列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二维光纤阵列,包括:数百个光纤单元、定位栅板和光纤定位框。该二维光纤阵列由ZrO2微细陶瓷管作为光纤定位基体制作光纤单元,利用ZrO2微细陶瓷管的高硬度和精密加工尺寸,结合定位栅板及由较软金属(优选铜或铝)制成的光纤定位框,通过微细陶瓷管的相互挤压并与光纤定位框的框内壁紧邻接触或过盈接触实现光纤纤芯的定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二维光纤阵列中数百根光纤纤芯的高精度定位问题,同时降低了光纤定位框的加工难度。具有纤芯定位精确,制作容易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信息采集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的不断发展,光纤阵列作为图像信息采集传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随着更高品质,更大范围二维图像的采集传输需求,传统的由数根或数十根光纤简单排布形成的二维光纤阵列,已不能满足当前部分特殊物理测试中的二维图像采集范围和像素定位精度要求。但由于光纤中的纤芯本身为细脆的玻璃纤维或柔软的塑料纤维,随着光纤数量增加,在阵列制作中对每根光纤的定位将更加困难。在数微米的光纤定位误差范围要求下,如何实现大范围采集、高精度定位的二维光纤阵列的制作,以满足二维光纤阵列在高精度图像信息采集传输中的应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纤芯定位精度高、且易制作的二维光纤阵列。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维光纤阵列,该二维光纤阵列包括数百个相同的光纤单元、光纤定位框及与光纤定位框连接的定位栅板;所述光纤单元包括光纤和微细陶瓷管,光纤贯通插入微细陶瓷管形成光纤单元;所述光纤定位框包括上端开口的框座和连接于框座上方的压板,定位栅板包括上端开口的栅底板和连接于栅底板上方的栅盖板,栅底板的开口处设置有由多根栅条分隔形成的多个光纤引导缝;所述定位栅板的栅底板和光纤定位框的框座连接形成光纤槽,光纤单元通过光纤引导缝依次排布并层叠放入光纤槽;微细陶瓷管后端抵靠光纤引导缝两侧的栅条,微细陶瓷管相互挤压,并与由框座和压板连接形成的光纤定位框的框内壁紧接触;后部光纤由光纤引导缝引出;所述微细陶瓷管为ZrO陶瓷管。
所述光纤定位框由铜或铝制成。
所述微细陶瓷管与光纤定位框的框内壁的紧接触为紧邻接触或过盈接触。
所述光纤定位框的框内壁的后端设置有内台阶,定位栅板的栅底板上设有与内台阶相对应的凸起部。
所述定位栅板的栅盖板为“T”形的盖板,栅盖板下部设置有隔离齿。
所述栅盖板下部的隔离齿伸入栅底板上的光纤引导缝分隔固定栅条。
所述定位栅板的栅底板上的栅条的高度低于栅底板的上端面。
微细陶瓷管的长度比光纤槽的深度长0.2mm~0.4mm;微细陶瓷管内径在0.1255mm~0.126mm之间;微细陶瓷管的外径在0.4mm~0.8mm之间,外径误差小于0.0005mm;微细陶瓷管的内、外同轴且同轴度误差小于0.001mm。
本实用新型利用当前精密陶瓷加工技术制作的微细陶瓷管作为光纤定位基体,设计光纤定位框和定位栅板以定位微细陶瓷管,提供一种由数百根光纤制成,且纤芯高精度定位的二维光纤阵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二维光纤阵列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光纤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光纤定位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定位栅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5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电监控装置
- 下一篇:链式多点联动单轴光伏支架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