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余辉发光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7949.5 | 申请日: | 202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新;谭晓晴;黄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仵乐娟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辉 发光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余辉发光测试装置,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暗室、第二暗室以及第三暗室,第一暗室与第二暗室之间由第一隔板隔开,第二暗室与第三暗室之间由第二隔板隔开,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光孔,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光孔,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相对设置,样品架设置于第一暗室中的第一通光孔处;第二暗室中设置有激活光源、驱动部件、余辉测试位置以及余辉激活位置,驱动部件控制激活光源在余辉测试位置以及余辉激活位置之间移动;第三暗室中设置有检测器,检测器受光面正对第二通光孔位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其简单紧凑的结构设置能够避免样品以及检测器位置移动不重复引起的余辉亮度测量误差,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材料的测试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余辉发光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能够在光照时将接收的入射光能量部分储存起来,停止光照后又能将储存的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并持续较长时间的一类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应用于显示技术,安全指示材料和生物医学分析等多个领域中。
有关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离不开对其长余辉发光性质的测试。进行这一测试时,需将所要测试的发光材料样品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一定时间后,监测记录其余辉发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到其余辉衰减曲线。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了一些长余辉发光测试装置,但这些装置中,通常将样品在长余辉发光测试仪器外部,用特定的光激发一段时间后,再将样品放入长余辉发光测试仪器进行检测。这一测试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有明显得缺点:样品光照后向测试仪器转移过程中易于受到外界光的照射,从而对测试结果产生明显的干扰,特别是对样品激活波长的优化和样品长余辉亮度测量的准确度带来误差;样品的转移过程通过人工进行,使得完成该过程的时间延迟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导致对样品长余辉初始亮度的测量误差很大。
张慧慧等提出了一种封闭型长余辉测试装置,该装置测试过程中样品始终在封闭的暗盒中,通过传动装置使样品在两个不同的暗盒空间中移动,来避免外界光源对测定的干扰,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初始亮度测量结果。但这一装置结构复杂,有多个机械移动部件,使用过程仍需人工开关暗盒隔离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长余辉发光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样品以及检测器位置移动不重复引起的余辉亮度测量误差,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至少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余辉发光测试装置,其中设置有样品架,还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暗室、第二暗室以及第三暗室,所述第一暗室与所述第二暗室之间由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第二暗室与所述第三暗室之间由第二隔板隔开,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与所述第二通光孔相对设置,样品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中的第一通光孔处;
所述第二暗室中设置有激活光源、驱动部件、余辉测试位置以及余辉激活位置,所述驱动部件控制所述激活光源在所述余辉测试位置以及所述余辉激活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三暗室中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受光面正对所述第二通光孔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余辉激活位置为所述激活光源正对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位置,同时遮蔽所述第二通光孔;所述余辉测试位置为所述激活光源远离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架中设置有石英玻璃光窗,所述激活光源移动至所述第二通光孔处并开启时,所述激活光源发射的光透过所述石英玻璃光窗照射至样品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选用电控推拉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暗室的顶端或侧壁可打开,用于装入或取出样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7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消防照明设备
- 下一篇:多模双齿圈啮合混合动力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