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8272.7 | 申请日: | 2020-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玲;陈华红;王振吉;杨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60;A01G18/3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菌种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菌种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四角处均设有杀菌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处还设有培育瓶;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底面嵌设有电热丝;所述杀菌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紧密粘接的支柱;该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通过设有的电热丝和加热座,便于提高培育瓶的温度,保证菌种成长的适宜温度;设有的杀菌机构,便于对培育瓶进行消毒,保证菌种的健康成长;设有的目镜和物镜,便于放大培养皿上的菌种,便于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该设计集消毒和加温等多功能为一体,便于食用菌菌种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菌种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菌种是指经过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和培养基质;现有的食用菌菌种制备多在简易的培养皿或者培养瓶内进行,该类培育器皿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食用菌菌种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食用菌菌种的消毒和食用菌菌种的培育温度等,现有的培育器皿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四角处均设有杀菌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处还设有培育瓶;所述底座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底面嵌设有电热丝;所述杀菌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紧密粘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内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紫外线消毒灯;所述培育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的加热座、下瓶部、上瓶部和瓶口部;所述加热座和所述下瓶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瓶部和所述瓶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加热座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加热座内开设有加热腔,所述下瓶部为顶面开口式结构,所述下瓶部的内壁上嵌设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上瓶部的内壁上嵌设有物镜,所述瓶口部的内壁上嵌设有目镜。
优选的,所述物镜和所述目镜均为凸透镜。
优选的,所述加热座的尺寸与所述固定槽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内填充有加热油。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整体形状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下瓶部与所述上瓶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热丝的整体形状呈螺旋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食用菌菌种制备装置通过设有的电热丝和加热座,便于提高培育瓶的温度,保证菌种成长的适宜温度;设有的杀菌机构,便于对培育瓶进行消毒,保证菌种的健康成长;设有的目镜和物镜,便于放大培养皿上的菌种,便于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该设计集消毒和加温等多功能为一体,便于食用菌菌种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培育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培育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固定槽;12、电热丝;2、杀菌机构;21、支柱;22、紫外线消毒灯;3、培育瓶;31、加热座;311、加热腔;32、下瓶部;321、培养皿;322、凹槽;33、上瓶部;331、物镜;34、瓶口部;341、目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雄师范学院,未经楚雄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8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