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1937.X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明;陈曦;钱文伟;翁习生;边焱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 代理人: | 吉海莲;鲍晓芳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股骨 外旋截骨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包括板状调整装置本体,所述调整装置本体的板面上开设有一对阶梯状调整通孔,所述一对所述调整通孔并肩平行设置,每个调整通孔包括横向通孔部和纵向通孔部,所述横向通孔部垂直于所述纵向通孔部,一对所述调整通孔的相对应的纵向通孔部平行设置,相对应的纵向通孔部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同一调整装置上实现对股骨前后髁截骨进行1‑3mm及内外旋1‑2°的精准调整,有利于假体的精准安放,增加手术的便利性,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作为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成熟而又非常成功的手段,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膝关节假体的长期生存有赖于假体安装精确程度,而后者依赖于精准的术中截骨。临床采取测量截骨法进行股骨前后髁截骨(通常依据测量前后髁大小决定前后髁截骨量,参考通髁线决定外旋,通常为3-5°);而此种截骨方法精准依赖于术中术者的经验判断,可重复性差;若前髁截骨过度将导致股骨前髁“notching”,增加股骨远端骨折风险,且屈曲间隙紧张;而前髁截骨减少则会增加后髁截骨量,导致屈曲间隙不稳;有报道国人股骨远端解剖外旋较西方白人外旋3°大,而对于那些膝关节严重畸形的患者可能产生的误差会更多,若术中外旋不够或者太大,均将导致屈曲间隙的不均衡;一旦发生以上情况,截骨的调整往往依赖于术者徒手调整,精准性及可重复性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可以在同一调整装置上实现对股骨前后髁截骨进行1mm及内外旋2°的精准调整,有利于假体的精准安放,增加手术的便利性,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包括板状调整装置本体,所述调整装置本体的板面上开设有一对阶梯状调整通孔,所述一对所述调整通孔并肩平行设置,每个调整通孔包括横向通孔部和纵向通孔部,所述横向通孔部垂直于所述纵向通孔部,一对所述调整通孔的相对应的横向通孔部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相对应的纵向通孔部平行设置。
所述调整通孔都包括三个阶梯或四个阶梯或者五个阶梯,优选的三个阶梯呈类Z型。
优选的,所述横向通孔部的宽度A为10mm,所述纵向通孔部的高度B为2-4mm。
优选的,所述横向通孔部的高度为4-6mm,根据需要也可以调整其他范围如3-8mm,并与纵向通孔部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本体厚度为20-40mm。
优选的,一对所述调整通孔间的距离C为5-10mm。
以上所述的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优选地,所述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为透明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用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可以适配目前医院常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截骨器,可根据患者的膝关节特征在标准技术上进行微调,实现对股骨前后髁截骨进行1-3mm及内外旋1-2°的精准调整,提高假体植入后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并更为有效地恢复患者生理状态下的膝关节解剖学及运动学特征,从而减少由于假体匹配不良及固定不合理而导致的过早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股骨外旋截骨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1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幕墙折叠升降架
- 下一篇:煤矿井下综掘巷道双重降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