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踏压式冬笋割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5365.2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桑明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米喆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9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压式 冬笋 割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压式冬笋割断装置,其特征是:以U形固定架、三角割刀为主体;所述U形固定架包括两根竖杆与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一端竖直焊接有固定握杆,且固定握杆上套置有调高握杆;两根所述竖杆上均套设有套筒,两根竖杆的同侧均水平固定连接有滑杆,且两套筒之间焊接有踩杆,两套筒两侧均铰接有推杆;在套筒与滑杆之间的竖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两根所述滑杆内部开有方形滑槽,所述三角割刀两端设置在方形滑槽内同时又铰接在两根推杆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踩杆与两根推杆配合,从而让三角割刀沿方形滑槽向前推动将冬笋从根部平滑割断,设计巧妙,使用简单;使用者可将弹性卡扣卡入不同的调高孔内,使该装置适合自己的身高,体现人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冬笋割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踏压式冬笋割断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在游玩爬山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山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大多山上都会有一片又一片的竹林,而这些竹子也品种各异,如毛竹,早竹,石竹,刺竹,绿竹等,但大多以毛竹为主。
一般冬笋笋壳呈淡黄色,笋肉白色或乳白色,笋体饱满,壳薄肉厚,外形呈马蹄状,有沉实感;笋香味浓郁,笋肉口感细腻爽脆,清甜鲜美,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朋友对冬笋更是十分喜爱,所以很多农民伯伯靠割冬笋来赚取生活经济来源。
采笋期在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2月底;宜在笋尖即刚露出土面1cm至2cm时采收,采笋时,先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在笋体膨大弯曲部位,用采笋装置将笋切断,保留余蔸2个以上饱满的笋目,切口平滑,与笋节平行,以便出“二水笋”;但冬笋个头较大,根部直径较粗,农民伯伯在割断冬笋的时候十分费力,将冬笋从根部整齐割断更是困难,自然采笋效率也很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便于将笋割断时使笋切口平滑的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农民伯伯的体力,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压式冬笋割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踏压式冬笋割断装置,其特征是:以U形固定架、三角割刀为主体;所述U形固定架包括两根竖杆与一根横杆;所述横杆一端竖直焊接有固定握杆,且在固定握杆上套设有调高握杆;两根所述竖杆上均套设有可沿竖杆自由滑动的套筒,两根竖杆的同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竖杆所在面垂直的滑杆;两个所述套筒表面焊接有凸耳,且两个套筒之间焊接有踩杆,在套筒与滑杆之间的竖杆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两根所述滑杆呈镂空状,内部开有方形滑槽,且在方形滑槽内设置有可沿方形滑槽滚动的滚子;所述三角割刀两端均焊接有铰接柱,三角割刀通过铰接柱铰接在滚子的中心,同时在滚子的外侧,两个铰接柱上还铰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套筒的凸耳上。
优选的,所述三角割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这样更易于割断冬笋;工作时三角割刀的直角面贴合地面,这也是保证该装置正常使用的重要条件;所述三角割刀的材质是低碳钢,但经过渗碳处理,淬火与低温回火,渗碳厚度为0.8mm,三角割刀表面硬度能达到HRC58~63,这样在保证三角割刀表面具有高硬度与高耐磨性的同时也保留了三角割刀芯部的韧性与塑性,该性能符合实际的工作环境。
优选的,所述固定握杆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调高握杆上开有均匀分布的调高孔,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将弹性卡扣卡入不同的调高孔内,来改变与固定调高握杆相对于固定握杆的距离,从而使该装置适合自己的身高,减少工作负担与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工作时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均布的防滑倒刺,防滑倒刺的朝向与三角割刀工作时运动方向相反,这样在工作时即使该装置受到冬笋的反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打滑现象,设计合理,贴合实际。
优选的,所述滚子在方形滑槽中滚动,滚动的方式会提高机械效率,间接为使用者降低了体力消耗;两个所述滑杆另一端均设置有挡边,挡边的作用是对滚子限位,防止滚子从方形滑槽中滑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米喆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宿迁米喆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5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