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6190.7 | 申请日: | 202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0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俊;樊辉;肖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小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64;F24H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 陶瓷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包括铝壳和陶瓷发热片,所述铝壳内竖直穿设有单根或多根陶瓷发热片并形成多个竖直空腔,所述铝壳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通过盖合的上端铝壳密封盖和下端铝壳密封盖使空腔顺序导通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开设在铝壳或上端铝壳密封盖或下端铝壳密封盖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条形片状的陶瓷发热片,与铝壳构成一体形成多个顺序导通的空腔,并配合蜿蜒型的加热回路大大提高了水体的加热效率,陶瓷发热片在同等装配数量下,较传统管状加热管,具有更大的加热面积,更加经济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背景技术
即热式加热中采用加热管方式进行升温的加热装置,一般加热管都内置在加热装置内部水路中间,加热管一般直接浸泡在水体中,加热过程中只有靠近加热管四周的水体才能迅速加热,远离加热管的水体依靠水体间的热传递进行加热,导致水体一旦流动过快,水体无法充分加热即被排出,造成出水温度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很多提高加热路径的方式,将水体流动的加热腔设置为弯折型,然后将加热管沉在各个加热腔,但是发热管本身与水体的加热接触效率仍然低下,或者直接用发热管作为加热腔的隔离壁,但是管状的发热管接触面积有限,扩大发热管侧面积同时发热管直径也会增大,从而导致了加热器变厚体积增大。
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以替换圆筒状发热管、提高加热效率且提高水体单位有效接触面积的即热式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包括铝壳和陶瓷发热片,所述铝壳内竖直穿设有单根或多根陶瓷发热片并形成多个竖直空腔,所述铝壳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通过盖合的上端铝壳密封盖和下端铝壳密封盖使空腔顺序导通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开设在铝壳或上端铝壳密封盖或下端铝壳密封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通过铝壳密封件分别密封压盖在铝壳的顶端开口和底部开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两个让两侧的陶瓷发热片上端伸出的通孔,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一个让中间的陶瓷发热片下端伸出的通孔,陶瓷发热片通过铝壳密封件与通孔穿设处密封相接,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的中部预留有陶瓷发热片电源端引出的开口,所述陶瓷发热片的电源端汇集到上端铝壳密封盖中部并由开口引出与外部电源电气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的外侧端分别压合有上端封口压片和下端封口压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开设在上端封口压片的顶面两侧,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铝壳内部空腔相通并通过进出水口密封圈进行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出水口密封圈为圆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陶瓷发热片为条形片状,所述陶瓷发热片的窄边分别固定在铝壳的前后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一个连通槽,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两个连通槽,连通槽将多个竖直空腔连通为顶部底部首尾间隔相通的蜿蜒型的加热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条形片状的陶瓷发热片,与铝壳构成一体形成多个顺序导通的空腔,并配合蜿蜒型的加热回路大大提高了水体的加热效率,陶瓷发热片在同等装配数量下,较传统管状加热管,具有更大的加热面积,更加经济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小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小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6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水利工程堤坝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亚硫酸钠制备用尾气脱硫装置